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风云人物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熊晓鸽:带着38美元来到了美国 熊晓鸽创业(3)

本文章共6108字,分4页,当前第3页,快速翻页:
 



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熊晓鸽本人并没有从事过风险投资行业,他对风险投资的认识来源于在美国从事记者期间对相关人士的采访。2007年2月熊晓鸽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回忆说:“感觉这就是个不靠谱的事情。”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猴子称大王]

根据熊晓鸽本人提供的数字,IDG的第一支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为36%。第二支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回报率超过了40%。

IDG已经投资了200多家公司,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一半以上的公司,IDG在不同阶段介入过。IDG投资过的企业包括腾讯、百度、搜狐、搜房、金蝶、当当、3721、易趣,在逐渐兴起的Web2.0项目中,IDG投资了土豆、讯雷、中搜。

在所谓TMT领域,可能唯一具有高知名度,但是IDG又没有介入的就是阿里巴巴了。熊晓鸽事后解释,马云最初获得的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由高盛牵头在硅谷敲定的,随后软银开始大量投资。他始终无缘介入。

IDG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成功的理由很简单,用熊晓鸽的话说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融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在其他海外机构仍然处于观望时,IDG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介入了这一领域。

由于中国本来就没有风险投资的历史,虽然IDG团队大都为半路出家,但可能正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更贴近市场现实的评估标准。另一方面,随着IDG投资项目的增加,形成了“规模”优势,具体一个项目涉及的相关企业,可能正是IDG注资的公司,一方面资讯更为充分,另一方面IDG可以从中牵线搭桥推动企业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被看好,风险投资领域本身竞争激烈。IDG开始由幕后转向台前,正在热播的创业类选秀节目《赢在中国》,整个制作费用为3000万元,由三家合作方分担,IDG提供了其中1000万元。熊晓鸽开始被广为人知。

怎样拿到熊晓鸽们的钱

从网站留言看,最初的一段时间熊晓鸽在《赢在中国》中的表现,很是让一些受众不适应,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提问时刁钻、刻薄,还经常不留情面地打断选手的回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那斜勾勾看人的目光。”

这引伸出一个问题,熊晓鸽们取舍投资项目的关键是什么?

实际上中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率非常之高,高到不能对应“风险投资”这个名词。印象上,风险投资可能投10个项目,能够成功1个。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要高得多,熊晓鸽认为这个数字就IDG来说正好相反,也就是投资10个项目,5个都成功了,熊晓鸽认为IDG只有12%的项目属于失败。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规模大、增长快、成本低。作为TMT产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这一块,目前上海工程师的薪酬仍然只有硅谷的1/10。

除上述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经济体现了后发优势,许多商业模式都在成熟市场得到了很好的检验,相应中国的企业存在拷贝的机会。几乎每一家中国创新企业都有其海外原型,百度与谷歌、搜狐与雅虎、当当与亚马逊,更不用说Web2.0企业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产品也是有其原型的,只是大家相对陌生一些,中国供应商实际上是展会推广服务,环球资源网在很早之前就在提供类似服务,而诚信通的买家互评机制也是借鉴了eBay在C2C上的做法。

与此对应,国内的风险投资商会更倾向于拷贝型的业务,而不是基于本地市场的业务创新。虽然也有例外,比如分众传媒。创新没有受到资本更多的鼓励。

[所谓执行力]

就根本来说,风险投资是要求相对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的融资方式。

风险投资商会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首先是执行人的背景,这意味他可能推动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从项目的可操作性着眼。

IDG是《时尚》的合作伙伴,媒体在中国仍然是高壁垒的行业,至少,获得刊号非常困难。《时尚》创办人吴泓通过努力获得其主管部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主管部门不但在最初的时候支持吴泓创办《时尚》,并且在2000年把《中外饭店》和《中国旅游导报》划转由《时尚》杂志社主办。《中外饭店》改为《时尚家居》重新出版,《中国旅游导报》则改为《时尚健康》。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熊晓鸽新闻记者走进风投殿堂
熊晓鸽:用风险投资帮助中国企业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 熊晓鸽访谈
马云捐款的真相 阿里巴巴捐款5000万
财富人生:别样投资银行家的精彩生活 王冉(
黄光裕 首富之路(视频)
黄光裕:一个北漂青年的22年 黄光裕创业史
东方高尔夫集团销售总监李红访谈
马云语录
施正荣: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施正荣创业
王斌:从印度取回“真经”
周大福董事陈世昌:谈品牌影响力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2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3
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比尔·盖茨(William H
比尔·盖茨正式退休 携580亿美元身家转投慈
史玉柱:巨人入侵网络社区
英特尔CTO贾斯汀:创新以人为本
展讯CEO武平:山寨机使卖手机如同卖白菜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