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风云人物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熊晓鸽新闻记者走进风投殿堂

本文章共3107字,分3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我的第一职业,仍然是记者。第二职业,才是风险投资商。”    熊晓鸽如是说

  熊晓鸽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且一干就是三年。其间,他结识了众多风险投资商,这帮助他打开了从事风险投资领域的第一扇门。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不过,如今新闻工作仍是其难以忘怀的情结,做记者培养出的职业素养,让其终身受益。

阴错阳差学英语

  熊晓鸽出身平凡。

  “我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熊晓鸽说,“但父亲尽可能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熊晓鸽的父亲转业前是军人,和黄继光是战友,一起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战争使熊晓鸽父亲留下了伤残。“文化大革命”时期,熊晓鸽的父亲受到迫害。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父亲极尽可能地给熊晓鸽创造一个较安静的成长环境。熊晓鸽回忆说:“那时父亲不让我经常出去玩,怕我受其他小孩子的欺负。我常常在家玩各种电器,因此喜欢上物理学。”父亲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直都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给他买各类小电器组件等东西。

  由于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熊晓鸽又喜欢物理,因此,在高考恢复前,熊晓鸽就在钢铁厂当了四年的电工。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熊晓鸽1977年顺利考上了湖南大学,但他没有学物理学,而是学了完全陌生的外语专业。熊晓鸽说:“一开始,我报考的是工业自控专业。后来,学校挑选一批有一定语言基础、中文能力强的学生,成立英语专业。我就这样被老师选中。”

  这看似随机的专业转化,让熊晓鸽发生从理到文的转变。这一直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恩师指点留学路

  如今,掌握着八亿多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熊晓鸽,被众多创业者追捧,谁都希望熊晓鸽的慧眼能相中自己。

  如何挑中自己满意的人?熊晓鸽自有一套理论。他说,选择投资项目就像是记者采访,是听、说和看的过程。

  在从事风险投资之前,熊晓鸽是位地地道道的记者。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上大学期间曾在《湖南日报》发过文章。这是我萌发做记者的最初动力。”大学毕业后,熊晓鸽不满足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工作,有着做一流记者的愿望。这推动其不断努力。1984年,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研究生。

  “那时的执教老师中,有几位是来自美国。其中有一位老师特别欣赏我,告诉我应该到美国去走走看看。”熊晓鸽说,“但我一心只想进新华社做记者,没有上心。这位老师耐心地教育我,应该多看看国外同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能那样做,我才逐渐‘开窍’。”

  这位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恩师给熊晓鸽写了一封推荐信。恩师在国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熊晓鸽在《中国日报》发表了数篇优秀的英语文章,于是熊晓鸽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熊晓鸽踏上一条没有被“设计”好的求学路。熊晓鸽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修完了全部硕士课程。对此,熊晓鸽说:“人在压力之下,会发挥出超常的能力。取得成绩,只是天天熬夜苦读的结果。”

  记者生涯识风投

  硕士毕业后,波士顿大学充分肯定了熊晓鸽的学业,给予其奖学金。但不久熊晓鸽又收到了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塔弗茨大学与哈佛大学合办)的奖学金,于是转学至弗莱彻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不过,熊晓鸽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与传媒相关的职业。1988年暑假,熊晓鸽在弗莱彻学院求学期间,其导师的朋友在中国创办了一份电子杂志,想找有新闻背景又懂电子的人。熊晓鸽前去应聘,很快就被卡纳斯出版集团录取。

  出版社也充分认可了熊晓鸽的能力。当熊晓鸽提出学校开学要回去时,出版社不愿再放手,提出丰厚报酬并帮助办绿卡,要求其留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熊晓鸽:用风险投资帮助中国企业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 熊晓鸽访谈
马云捐款的真相 阿里巴巴捐款5000万
财富人生:别样投资银行家的精彩生活 王冉(
黄光裕 首富之路(视频)
黄光裕:一个北漂青年的22年 黄光裕创业史
东方高尔夫集团销售总监李红访谈
马云语录
施正荣: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施正荣创业
吃螃蟹的感觉 厦门眼科中心董事长苏庆灿
熊晓鸽:带着38美元来到了美国 熊晓鸽创业
王斌:从印度取回“真经”
周大福董事陈世昌:谈品牌影响力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2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3
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比尔·盖茨(William H
比尔·盖茨正式退休 携580亿美元身家转投慈
史玉柱:巨人入侵网络社区
英特尔CTO贾斯汀:创新以人为本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