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IT产业正在逐渐由单纯的技术驱动转变为由技术和应用双重驱动。信息技术正在回到其本质上来:更加关注用户的使用目的和应用感受。在这种背景下,技术创新更加重要了,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北京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学术会议召开之际,本报总编辑孙定与特意来华的英特尔公司CTO贾斯汀·赖特纳就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技术创新
要迎合人文需求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产业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从单纯的技术驱动逐渐转变为由应用和技术共同驱动,这给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孙定: 业界有一种说法,IT产业已经从一个朝阳产业变成成熟产业了,请问对这个说法贾斯汀先生是不是认同?在您看来,IT产业还会不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贾斯汀: 对这个说法我不赞同。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也不认为IT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正处在一个演进过程当中,还是在很早期的阶段。如果做比喻的话,信息技术刚刚进入了青春期,像一个10多岁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前景、很多机会有待挖掘。
孙定: 如果说还有很多新的机会推动这个产业发展,这些新的机会主要在哪些方面?
贾斯汀: 之所以说现在的计算机行业,或者更广泛地说IT行业是刚刚进入到青春期,是因为计算机应用最根本的一个领域,即实现人机互动,目前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受到很多设备的制约,而我们必须让自己适应这个限制。我相信在以后的系统开发当中,应该把很多人性化的设计考虑进去,这是IT技术开发的下一个境界——不是让我们适应计算机,而是让信息技术和设备适应我们。
孙定: 贾斯汀先生说得很有意思。现在关于创新有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就是厂商要和生态环境、用户共同创新。在这一背景之下,英特尔的创新体系结构是不是有变化呢?
贾斯汀: 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在进行研发的时候就在贯彻一条新的法则,在工作中加入更多人文的东西。我们有一个团队叫做人与人的行为/人的实践研究团队,这个团队里面有社会学家、人文学家,他们对人在不同区域的习惯进行研究。比如说中国、印度和中东这些地区的用户有什么习惯。我们想从人的角度研究IT到底和人有什么相关度,产品层面有什么针对性的应用,而通过对技术进行更加人文化的研究,给我们的商业带来了益处,所以这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方向。
孙定: 英特尔技术和人文相结合产生的研究和产品成果,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
贾斯汀: 相关的例子有很多,大家也都很熟悉了。今天我想举一个例子,虽然可能不是特别贴切,但反映了我们的思路。英特尔曾经开发了一个消费者应用领域的产品,就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一个系统,然后提供给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但是供应商们为了降低成本就想把某个产品特色取消掉。我们的产品部门解释说,这个特色非常有意义,可以增强系统和人的互动,让系统更加人性化、更加友好。后来客户被说服了。
处理器要适应多种应用环境的需求
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逐渐普及迎来了计算模式的巨变。不同的计算模式和应用体验对处理器的设计具有截然不同的要求。
孙定: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了,而且可能会出现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网站。现在互联网公司对处理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增加,而网站的需求和一般的商业系统是不一样的。我感兴趣的是,英特尔有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应用的处理器研究计划?
贾斯汀: 您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及时,因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几项研究就与此相关。使用大规模数据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很多企业级计算设备来进行互联网计算,我们确实要重新设计出一系列新的产品,这样可以为这些公司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这些产品需要有效的数据收集能力和低能耗特性,需要大量使用虚拟化技术,还要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在输入和输出服务器时,有很好的互联网协议的支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