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手起家到35亿元资产,从名不见经传到中国500强企业,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掌舵人张祥青带领着他的企业已经走过11的历程。作为一个跨区域经营的民营企业,现如今已成为私营企业纳税百强之一。
苦难的童年磨练了张祥青坚强的意志。他7岁时,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夺去了含辛茹苦的双亲。12岁,依靠亲友乡亲的资助勉强上到初二便不得不辍学,沿街叫卖冰块、割草喂牛成了他维持生活的必要手段……童年的磨难,使他产生强烈超越自我的意识,而这恰恰是他后来成功的最持久的动力之一。
从1989年起,张祥青与妻子张荣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他们从事卖早点、做豆腐、养猪等家庭副业,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回报,夫妻俩终于有了一些积蓄。1991年底,张祥青借钱做起了废钢生意,第一笔生意就血本无归,但他们并没有灰心。1992年初,在内行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开始起步,几年的时间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1994年成立了唐山顺达冶金原料厂,尽管当时设备落后、条件艰苦,但他们凭着一种自强不息、不怕吃苦的精神,当年就赚到了几十万元。1998年,张祥青利用做废钢的优势,租下了一个倒闭的集体钢铁企业,成立了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又在滦南租赁了拥有高炉、转炉的倒闭企业,成立了现在的唐山市合利钢铁厂。
张祥青的创业史
荣程铁厂的前身是津南铁厂(原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津南铁厂),1993年由天津铁厂、冶金部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二十冶)、葛沽镇政府三家共同出资建设的,主要以天津铁厂为主。一期工程占地两千余亩,计划建成两座320m3高炉、两座36孔焦炉及相应的配套生产生活设施。经过3年多的建设,于96年1#高炉投产,2#高炉和2#焦炉也以建成大部。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加之管理不善,投产仅一年,就因亏损不得不停产。98~99年津南铁厂就积极寻找投资合作方和买方,欲联营或整体出售该厂。张祥青独具慧眼,以很低廉的价格购进该厂。据我所知,此项交易,国家资产至少损失在两亿以上。张祥青此前在唐山丰南区经营一个小钢铁厂。张接手以后,在原厂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加之2000年以后,国内钢铁市场飞速发展,张想不发财都难。本人和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打过交道,民营企业相较国企,体制比较灵活,生产和管理效率比较高,但都善于钻国家政策上的空子,不正当的经营手段也很多。如不按国家规定立项建设,不重视环保,偷税漏税,漠视工人福利待遇等等。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民企是发展不起来的。我很赞成楼上的网友所说,民企的第一桶金往往是不能查的,因为他们的屁股一般都不干净。给天津原检查院院长行贿,荣程铁厂也榜上有名,也没见报导说怎么处罚。
我又联想到海河二道闸这个地方很是聚拢人气财气,虽然地理位置不佳,但先有柴宝成创办的宝成锅炉厂,颇具规模,柴宝成也曾荣膺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柴发家以后,很喜欢奇石怪石,去各地搜购了不少太湖石等,建了个奇石园,也为津南一景。后有***(姓氏不详)姐妹俩创办的宝德福大酒店,生意很是兴隆,那可是从路边小店逐步发展起来的啊!让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