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风云人物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潘石屹的记忆:我这十年的资本故事

本文章共2873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一言难尽潘石屹。

  SOHO中国上市前,他最关心的是利润率;上市后,他最关心的还是利润率。他对股价的轻慢态度简直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3月10日,在香港参加完2007年年度业绩发布会后,他举着比尔·盖茨送的手机给记者看,"我不看股价,没有人天天发股价信息给我,不信你查查看。"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这个精明的地产商人重利润不关心股价,是否注重公司的市值管理呢?从事资金密集型行业,他和资本市场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

  利润至上

  理论研究界人士认为,市值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新标杆,它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大小、考核经理层绩效好坏的新标杆,也是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及融资成本高低的新标杆,还是决定投资者财富大小乃至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新标杆。

  把这套理论转述给潘石屹,黑边眼镜后面传递出的是疑惑的目光:"市值管理没那么重要吧?我想,对上市公司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盈利,毕竟股东派息是在利润的基础上实现。"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提给其夫人、SOHO中国行政总裁张欣,答复竟和老潘如出一辙。

  "高利润率"一直让SOHO中国引以为傲,也令同行艳羡。欢喜冤家、同为业界明星人物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曾在公开场合戏谑潘石屹"能把土豆卖成黄金",话音刚落,潘石屹就把从他手里买来的北京公馆项目抬高一倍价格卖出去不少,短期内回笼资金5亿元。

  3月10日,SOHO中国在香港公布了2007年的业绩--纯利19.66亿港元,较2006年增长477%。这是上市5个月的SOHO中国首次交出成绩单,令投资者喜出望外的是--19.66亿港元的利润比上市招股书中对2007年纯利做出的预期高出21%。

  "在我们公司看来,利润是第一位的,我从不有意追求销售总额是否会过百亿,有些公司卖房的毛利每平方米只有几百元,而我们是几千元。"潘石屹对此颇为自得。

  潘石屹在转型商业地产开发后,始终坚持与住宅开发类似的"开发--销售"的商业模式,并形成项目售价高、卖得快的特点。近期他们小心翼翼地决定对少量优质物业采取持有经营策略,张欣特意澄清:"我们会坚持速销策略,持有经营的只是少部分。"老潘稍作犹疑后还是承认了变化,"上市前后的战略确实做了调整,上市前喜欢快速周转,追求的是资金积累;上市后资金量大了,琢磨着把好地段的物业留下来经营。"

  土地储备重质量

  2007年年报的业绩未能让潘石屹轻松应对新闻发布会,北京前门地块成为焦点。尽管SOHO中国一再表白不会大量储存土地。但是,资本市场打量房地产商,重点还是会看它的土地储备。

  说来事出偶然。几天前,北京前门商业街改造整理好的8个地块忽然停止公示出让,令香港媒体和投资者对SOHO中国的土地储备发生质疑。在上市聆讯会之前顺利取得前门大街33个土地证,曾被视为SOHO中国上市最重要的临门一脚。但事实上,持有该项目的丹石公司乃潘石屹名下的内资公司,受到限制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影响,这个内资公司转变为外资公司的时间表至今未知。如今8个地块出让陡生变故,难免引发人们联想。

潘石屹表示,政府叫停前门地块公示的内情他不了解,正在和政府方面积极沟通。他告诉记者,前门大街的大部分工程建设和招商工作进展顺利,今年5月1日计划陆续开街了。

  每每提及土地储备,潘石屹都会不失时机地表示,SOHO中国只对城市中心区的土地感兴趣。他到国内GDP排在前10名的北京以外的城市转了一大圈后,发现利润率和北京都比不上,所以暂时放弃了到这些城市的CBD去开发的念头,仍然在北京找机会。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三里屯项目、位于CBD核心区的光华路SOHO和光华路SOHOⅡ以及位于燕莎商圈的SOHO北京公馆项目将成为2008年SOHO中国的主要业绩来源。

   十年曲折资本路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成为地产开发商之初,潘石屹就深刻了解这一点。所以,1997年开始,他就在极力寻求资本的支持。其间,颇多周折,一不小心成了按揭贷款的始作俑者,图谋五载终于登陆香港股市,首次融资过百亿元。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诗人部长李肇星
赌王的百年豪门密事 何鸿燊
《中国500强精英访谈录》之荣钢集团董事长张
李想:80后创业第一人身家过亿
苏宁董事长传奇创业史
中华卖“声”第一人秦杰的创业路
世界新首富的创富之道
白金:掌舵大型民企集团的“娃娃脸”
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 杨叙的“英特尔式成长”
“画价冠军”吴冠中的平民生活
唐骏自曝10亿天价报酬的获取秘诀
乔布斯和他的投资者们
鲁能老总房超:地产巅峰攀援者 被老北京征服
唐骏:先做人再做事 不跟任何同事做朋友
上海中虹集团陈重五:累并快乐 扎在百姓心坎
康宝电器罗小甲:从制造迈向原创产业
86岁余彭年成功秘诀:世上无难事 惟怕认真人
1800万变5亿陈氏夫妇 深圳彩虹精细“70家PE
陈永弟: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才值钱
惠理集团公司主席谢清海 晋升香港“打工皇帝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