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风云人物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想移动总裁吕岩专访(2)

本文章共15252字,分9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刘飞:这是很大的问题,首先我觉得前面10余家都在,不光是TCL一家,夏新也好,我们谈的第一代的领导人换了,很多企业还是在的,实际上我觉得,我每次参加会议,都有一个感触,大家在移动行业里面的观点不见得是一致的,01年,当时中国国产品牌的总量是3百万台,00-01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2.2亿,整个行业是非常好的,即使到今天我还是这个观点,你在全球找不到比移动行业更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历了三个,从GSM到CDMA,现在变成三足鼎立,加上TD-SCDMA,从人员上,武总讲,三代人,从第一代的元老,第二代的,到现在第三代,我昨天跟张总聊天,他才33岁,这也是产生了三代的情况。我很想跟大家分享的,从01年到现在,真正这个行业变化的原因,01年做一款机器需要1千万,1000天才能生产出1000台机器的格局,到04、05年有1百万100天可以生产出100台样机,到今天30万,30天,可以生产出30台样机,这样造成了整个的格局的倒置,如果你不能及时的跟进行业的变化,一定是被淘汰的,但是同时我也看到这个行业的曙光又来了。第一就是行业的标准,尤其是TD-SCDMA给整个中国的移动产业会带来一个新的体系,尤其是展讯的TD的贡献,整个移动行业会越来越好,我相信整个总量,5年的时间之内我预测会达到4—5亿,在座所有的同仁怎么在4-5亿里面找到的生存空间,这个问题需要跟大家多探讨,才有价值,所以我以前在分析他总结他,根本一点还是核心竞争力不够,你能不能够抓住1000天到100天到30天的变化,找到标准的变化,给自己找到生存点,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主持人:刚才刘总提到了,我们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核心竞争力不够,到底是哪些核心竞争力呢?我想听听你对我们这个行业存在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看法。

宫正军:因为国产手机10年,我当时在美国的时候碰到李力游和武平的,我当时在中兴通讯,代表着中国人发展国产手机的梦想,到美国学习技术,因为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美国相对开放一点,另外中国留学生好沟通一点,近10年下来,我对手机感慨很多,在手机行业里面,谁也不敢说明天谁可以主宰这个市场,其实我想在10年前,我们刚刚做手机的时候,日本、韩国人都很厉害,当时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在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超过韩国和日本,其实大家已经看到,在2代上我们已经超过了日本,已经快赶上韩国了,在第三代,我觉得其实作为一个行业来讲,没有一个核心技术的行业是空的,中国国产手机发展下来,真正安心做技术的公司都可以生存下来,真正把行业作为生意来做的公司基本上都倒了,产业需要耐心、需要沉淀、需要坚持。其实在中国手机10年,应该讲,正应了一句古话:“事不过三”,第一波引进整机,第二波引进主板,第三波从国内拿主板,第四波靠战略合作,为什么?在今天技术门槛已经降低,合作的门槛其实并没有降低,合作的门槛反倒是一道屏障,让国产手机到今天又陷入困境,在今天技术起来以后,可以放下心里的隔板,我想这才是中国手机的明天。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我们要放下心灵的隔板,然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机会。其实我们说到这个产业的时候,这个产业也是一个怪圈,我们经常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感觉,有一个说法是做研发要死,不做研发也要死,那么,到底我们的出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感觉怎么样?现在我想我们现在国产手机的老大联想,我们会不会面临要死的情况?

吕岩:当然会面临有可能支撑不住的情况,因为在商海里竞争,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我真正接触手机的业务时间并不是很长,以前基本上是以一个局外人来看我们的手机,因为我们一直是做PC的,在做联想的PC的时候我们学会打游击战,打价格战,我们做IBM PC的时候,我就知道品牌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滋味,而且我可以非常自信的说,没有一个品牌的支撑,这个企业迟早是要完蛋的。所以,我感觉一个品牌的支撑,实际上在中国手机,他的运营模式,我个人认为,从消费者来看,基本上是两个情况,一个就是要做品牌,一个做贸易,而要做贸易,肯定是不支撑整个价值链的,做贸易是以交易行为为主的,我们可以一个兜子里面放100款手机,挑哪一款就是哪一款,还有一个做不深,品牌体现对客户的承诺,这个承诺是需要研发实现的,关键是现在的环境支撑不支撑国产品牌能够有一个突破,同时老百姓又认可。实际上这个答案,是一定要有的,但是没有这个答案,一定不会成功,所以我觉得活的很累,我做了一个比喻,就是品牌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天花板,如果这个天花板的高度就像床底那么高的话,吃喝拉撒睡都在床底下做的话,实际上你很难有很好的长远的发展,所以我感觉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我们如何的长期的坚持我们的理念,比如说我们在中国拥有PC,其他都不可比拟的价值链的本土的供应商,我想只要环境对国产品牌有一定的宽容的话,那么,国产品牌一定是回报中国的工业、中国的老百姓,这个是我非常粗浅的一点感受。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新华都CEO唐骏:港澳资讯或成中国彭博
展讯CEO武平:山寨机使卖手机如同卖白菜
英特尔CTO贾斯汀:创新以人为本
史玉柱:巨人入侵网络社区
比尔·盖茨正式退休 携580亿美元身家转投慈
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比尔·盖茨(William H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3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2
惊天秘闻:房地产富豪鲜为人知的发家史
周大福董事陈世昌:谈品牌影响力
诺基亚大中国区董事长何庆源:我所看到的中
比尔盖茨香港演讲 十年后每人可设一个电视台
国美陈晓:最快100天内启动三联商社重组进程
史玉柱不满股价表现 巨人1.5亿美元再启回购
马化腾 原始积累来自“兼职”的亿万富翁
朱骏-中国最拉风富豪:少挣25元学会了管理(
揭秘赵本山生意经 靠卖煤和运输掘得第一桶金
永和大王: 为何油条能卖3个亿
陈发树创业史:赌对1个人暴赚110亿
汪潮涌:一位社会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