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带着75元钱闯荡北京,14年后在北京拥有资产数亿元的华威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汪宏坤的经历被公认为创造了一个打工奇迹。但是,当提及“从75元到亿万富翁”这一说法时,这位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的总裁严肃了起来,“中国现在优秀的企业家太多了,我离成功还有很大的差距。”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今年36岁的汪宏坤出生在安徽农村,现为香港华威家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家具行业商会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目前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涵盖了家具制造、装饰工程、房地产开发、门窗制造、餐饮等领域,员工1000余人。
改变命运的开始
1986年高中还没毕业,看到家里状况很差,作为长子,汪宏坤萌发了出外打工补贴家用的念头。他来到武汉,在一家家具厂当喷漆学徒工。汪宏坤学技术很勤奋,不到3个月,就能够独立工作了,但是,月工资也就200来块钱,日子过得不宽裕。结婚并生了小孩后,他的生活更加拮据。
面对这样的处境,汪宏坤开始问自己,是不是一辈子都要这样活下去?
1992年快过春节时,他把妻儿送回老家,打算自己去北京打工。大年初七那天,他向妻子要了100块钱做路费,“当时就觉得这钱太少了,能多一点是一点。”所以,临走前一天晚上他跟几个朋友打麻将,“就是想赢啊,可越想赢越赢不了。”结果他反而输了25块钱,也没敢跟妻子说,就揣着剩下的75块钱上路了。
从这时起,他的命运开始悄悄地改变。
自己当老板才能改变现状
汪宏坤是当年进城打工大潮中的一员,当年与他一同出来打工的人如今很多都已回到老家,盖了房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是汪宏坤不是这样的,“我想的是怎样发家,而不是赚了钱就盖房子过日子。”
1992年到北京后,他成为一家家具公司的普通油漆工。不久后,他发现,这家公司的工资结算方式是月薪制,成本高、效率低,于是向老板建议改为计件制,漆好一件家具得一份钱,这样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他向老板提出自己要承包车间,做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一年下来他赚了两万元。
这两万元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汪宏坤感慨:“中国一些企业家的第一桶金是说不清的,但我的第一桶金是明明白白的,起码是说得清的。”
汪宏坤把这“清白的”第一桶金全部寄回了家,想让父亲帮他存着这笔钱,没想到他父亲把这些钱全部用来买砖买瓦建房子,还对他说:“以后你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就回来,我给你在马路边上盖个房子。”他很生气,两万元就这么没了,但是父亲的举动更坚定了他自己创业的决心。
“要自己创业当老板,才能彻底改变现状。”1994年,他用在北京打工攒下来的3万元钱租了个厂房,自己当起了小老板。当时北京家具市场刚刚兴起,汪宏坤的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总结经验,汪宏坤认为,北京当时的家具行业进入门槛低,自己及时抓住了机遇,同时凭着在同行中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工厂很快发展了起来。
锲而不舍,跨越死亡边界
事业刚刚发展之际,汪宏坤遇到一次重大的考验。
创业伊始,汪宏坤既做木匠又干喷漆,还经常出去送货。一次晚上坐卡车出外送货,途中出了车祸,整个人穿透挡风玻璃飞了出去。送到医院一查,右腿粉碎性骨折,脾破裂造成腹腔大出血,躺在医院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工厂自动停产,订单无法完成,刚刚发展起来的生意面临夭折。
医院对汪宏坤进行了两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感染,他开始发高烧,医生没办法,只好把他放在大冰块上降温。这样昏迷了几天后,汪宏坤醒了。“当时有从天堂掉到地狱的感觉。”苏醒过来的汪宏坤话还说不出来,心里却始终放心不下工厂。
在医院住了17天,汪宏坤呆不住了。他趁护士不注意溜回工厂,把订单找出来,一手拄拐,一手喷漆,一直干到凌晨。他的举动重新赢得了客户,客户主动提出延迟交货时间,生意得以继续下去。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