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卢旭东:从打工仔到连锁老板

本文章共2842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北京朝阳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叫做珍妮璐的小超市(jenny lou s shop),招牌一点不显眼,可进进出出的顾客大部分都是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让人很好奇。

    与周围的居民一打听,人人都知道这是个专门挣外国人钱的店。和店里店外的老外一聊,几乎人人都翘起了大拇指--我喜欢那里。进到店里仔细一看,吃的、用的,许多新鲜玩意儿都是以前在超市没见过的,上面的说明是英文、法文、德文……一个中国字儿都没有。  这个天天和洋东西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更不是什么海龟,而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仔。他,叫卢旭东。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从摆地摊卖菜,到珍妮璐蔬菜连锁店,再到如今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繁华地段拥有的11家颇有模样的小超市,卢旭东用了10年时间。

    吃亏捡商机

    因为家贫,卢旭东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了。1992年,为了生活他来到北京打工,从小吃苦长大的他开始在鸡尝建筑工地给人家做小工,辛辛苦苦两年后,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

   1994年初,卢旭东决定去三里屯市场卖菜。当时由于妻子王建平怀着孩子,他叫上了妻妹王建英一起干。

    那阵子真的很苦,卢旭东和王建英两人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床,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菜拉回来之后,天还没亮就得去赶早市,如果哪天生意不好,散市时菜没卖完,他们还得蹬着三轮车到附近居民区里吆喝叫卖。最终王建英受不了这样的苦,进了一个工厂打工。

    蔬菜摊的生意一下子清淡了许多。卢旭东一个人忙活着,可不管怎样努力,少了一个人照应生意就是大不如从前。进货时抢不过别人,每天只能少进几个品种的蔬菜,一些抢手菜品,他就很难抢到。卢旭东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好,卢旭东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正在卢旭东一筹莫展时,这小个儿的西葫芦却给他带来了商机。

    那段时间,细心的卢旭东发现,光顾他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百思不得其解的卢旭东和许多熟人都说起这事,最后一个朋友告诉他,这是东、西方审美情趣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的缘故,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于是,卢旭东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都会刻意挑人家剩下的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卢旭东的生意很快火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抓住机会,到批发市场与一些供货商签了一份皆大欢喜的合同--所有的小巧菜品都归他。

    从不赚钱的买卖开始

    卢旭东的妻子王建平负责超市的进货,这个看上去很朴实的中年妇女说:我们不懂英语,一开始也就是顾客教一句我们会一句。现在我们进货也是根据顾客需要和身边朋友的建议,顾客需要什么会告诉我们,我们再想办法去找。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不懂一点英文的土鳖居然能把这个专和老外打交道的店经营得如此好,卢旭东的理由也非常简单--诚信。

    有一次,美国大使馆的后勤人员向卢旭东定了一卡车小个儿的西葫芦,一个礼拜后交货。因为货的数量大,短时间在附近凑不齐,需要去到几十里外的另一个市场采购,但这样一来加上运费之后根本就是一桩不赚钱的买卖。卢旭东为了不失信于人又节约成本,自己蹬着三轮车一车一车往回拉……当使馆工作人员准时收到货时,乐得翘起大拇指:卢,你是讲信誉的,了不起!从这次不赚钱的买卖开始,卢旭东的生意越来越好。许多大使馆、外国餐厅都慕名找到了他。在外国朋友的帮助下,他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蔬菜店--jenny lou s shop。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陈朝晖:曾想从政的川味食品少壮派
金卫东:走在成为世界饲料大王的路上
刘永好:鹌鹑蛋孵出民生银行
俞敏洪:“留学教父”的成长代价
黑老婆:排档文化先行者
周鸿祎:创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乐趣
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的街头擦鞋匠
富人薛方全:资产有6亿
创业狂人买下200个“妈妈”域名
刘建亚:最难是下定决心背水一战的刹那
王振滔:思路决定出路
陈昌敏 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家的飞跃
黄敏杰 中国“吊带衫之父”的传奇
王定标:大旗下快乐创业
戴志康 从哲学的高度理解社会和人生
徐凡:半年拼成百万富翁
汪宏坤 从75元到亿万富翁
杨威 创业坎坷路 三落又三起
成功就在你准备放弃的下一刻
小肥羊的七年之痒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