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4290字,分3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
百货奇才王德明
台湾人王德明的自信和直率火爆的性格在业界是出了名的。当年他在台湾最大的联广广告公司时,一次客户没有通过他提交的企划方案,他说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文案吃下去!结果,他真的当着对方的面把纸卷了卷吞进了口中。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这样的性格被王德明从联广带到了台湾太平洋建设集团。
1992年,王德明受命带着900万美元杀人上海滩筹建太平洋百货。尽管此前从未涉足百货行业,但在联广做职业经理人和第一个“15年”的经历和积累,让他对自己第二个“15年”的“成就和稳定发挥”充满自信——“历史上0型天蝎座的人,不是民族英雄就是江洋大盗,我和他们都有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坚强的意志力和体力,高度的自信和领袖才能!”
王德明无疑是相当自信的,这种自信也成就后来太平洋百货的横空出世。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百货公司都还停留在“生活需要”型的号码店,如“一百”、“三百”、“十一百”等,卖的是食品、家电、日常用品、少量服饰。是同老国企白刃搏杀,还是另辟蹊径打差异化战争?王德明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我喜欢欧式动感的百货风格,看到店内那些鲜艳醒目的促销广告、五颜六色的宣传品,谁能控制住自己狂热的购买欲呢?”做了15年广告的王德明决定用广告行业行销方式做百货:将领导流行、树立高档形象,让消费者置身于高品味、高格调的全方位消费作为主题,以年轻女性、白领男性为定位,同时融进热闹的卖场气氛——无形之中,对百货并不谙熟的王德明却成为了大陆百货行业的“破冰者”。
1993年12月,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正式开业,由于率先引进“流行文化”商品与流行橱窗的概念,亲自领班带着员工门口站队迎客的王德明,在上海滩引发了“太平洋大地震”,上上下下10多层的卖场完全人满为患。
在辉煌的背景下,王德明的“王氏风格”更显得鲜明独特。
“三不怪人”是许多人对王德明的一致评价——365天不休息,客户请不到一顿饭,送不进一根牙签。但王德明自己甚为得意的,却是自己的“玩命”和“威权”——玩命就是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威权就是要核心集权权威领导。
一次,商场内一个楼面要调整,店员们满以为会停业盘点。没想到,晚上十点下班后,王德明却直冲冲跑到货架前:全员不休,立即进行调整!老总都这样甩开膀子忙活,员工们哪能多讲闲话。就这样整整忙了一夜,到最后一件货品刚刚摆放好,已到第二天上午十点,王德明又马不停蹄地站到太平洋开门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