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4290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不仅是员工,许多供货商甚至一些百货公司同行老总也“深受其害”,某商厦一负责人就私下对王德明说:你下班了老是不回家,而且时不时总要搞些新花样,我们的工作时间表都被你修改了。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是怪人,更是奇才。9年时间后,随着太平洋百货年销售额攀升到40亿元,王德明俨然已成为国内百货业的“泰山北斗”。
“宝贝,对不起”
果然,王德明作为职业经理人不履行集团决定,“违抗圣旨”的做法引发了台湾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的震怒。2002年5月19日,在太平洋百货10年成就“百货奇才”的王德明被免去了董事总经理的职务。“当初带领一帮人来太平洋打天下,是因为这里铺开了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天地”要只守着一块菜地!一贯自信的王德明早早就有了扩张成全国性百货连锁的夙愿。然而,他的愿望却被拦腰斩断:台湾太平洋建设决定要将太平洋百货在大陆的赢利,全都填充到集团中去——当时太平洋建设仅短期负债就高达200亿新台币。
没有话语权,让王德明英雄气短,但随之而来的事情让他怒不可遏。2002年初,台湾太平洋总部决定将太平洋百货管理层的年薪减少1/3,这与王德明“要让马儿跑,更要让马儿吃草”的观念产生尖锐冲突。他在私下里忿然表示:我们让业绩翻了20倍,但在公司老板的眼中,我们连打工的都不如。
冲突最终在“南昌太平洋风波”中不可遏止的爆发了。
2001年11月,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南昌投资了南昌太平洋百货公司,王德明作为太平洋(中国)控股公司的CEO,直接负责该项目。但不到半年时间,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却决定从南昌太平洋撤资。
“我哪能在此时临阵脱逃,做生意要有信用!”面对眼巴巴等着开业的一些南昌人,性格刚烈的王德明没有理会集团的决定,身先士卒带领着从上海去的员工,一直坚持到5月1日南昌店顺利开张。百货就是他“王德明的作品”。然而梦想戛然而止,王德明只得无限忧伤地说声:宝贝,对不起……
2002年底,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引发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决裂和200多太平洋百货精英随之而去的事件,被公推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商业新闻”。
很多人却不知道,离开已打下了半壁江山的太平洋百货,王德明不但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更加膨胀了建立国内最大的流行百货连锁帝国的梦想。他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要成就梦想,既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更需要足够的话语权……
大国的太平洋
2002年初夏,与王德明“抗命”出走太平洋的新闻同样沸沸扬扬的,是业界盛传王德明“投奔”大连万达集团的消息。很快,王德明亲自出面澄清:不是投奔大连万达,而是与大连万达合作,创建“大国的太平洋”——大洋百货。
离开“太平洋”后,掌控着丰富的市场资源,已成了中国百货业内“金字招牌”的“百货奇才”王德明反倒成了许多人争抢的“香饽饽”。最终,他选择了与大连万达老板王健林携手。
在他眼中,军人出身的王健林血气方刚,性格非常相投;同时,作为国内房地产企业的龙头老大,万达集团年营业额上百亿元的雄厚实力,将为“流行百货连锁帝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2年5月25日,正是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的6天之后,注册资金2亿元的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万达老板王健林任董事长,和部分高管持期权股20%的王德明则担任总裁,全权负责“大洋”的经营管理。
“大洋百货要在3年内建立30家大型百货分店,涵盖国内主要的城市,总营业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王德明心中要做的是“亚洲最大的百货连锁店”!
“大洋”就是要“大过太平洋”,王德明对外界豪言:“3年之内一定要把太平洋百货甩到后面!”颇有意味的是,他把大洋百货的旗舰店选在了南昌,而且恰恰是接过了原南昌太平洋百货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