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钉子户”成了好朋友
张大爷曾是虹镇老街的一户居民,身体不好,脾气也较急,始终拒谈动迁,甚至和动迁组吵闹。一天,陈重五和公司副总经理李家生上门拜访,真诚地对张大爷说:“有怨气很正常,我们就是来听你说心里话的。”推心置腹一番话,让老人家差点落泪:“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理解我、尊重我。”张大爷把家庭烦恼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陈重五等人不急着谈动迁,而是耐心地帮他出主意。“家务事”了断后,对立情绪烟消云散。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如今,张大爷一家人搬进新居,居住面积比原来大多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动迁后不久,张大爷又来到动迁组。不过,这一次他扛来的是一面大红锦旗,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勤政为民,安居乐业”8个大字。如今的张思迁,已成了陈重五的老朋友。
动迁居民最怕的是“早走吃亏,晚走得益”。为此,中虹动拆迁公司在旧区改造中把原有的“六公开”扩大到“十公开”,即公开房屋动迁补偿方案、评估单位及负责人、评估鉴定机构、拆迁公司及负责人、上岗人员名单、被拆除房屋基本情况、市场评估单价、安置房源情况和使用结果、被拆迁困难户认定条件和补助标准以及签约进展情况。
动迁户老刘告诉记者:“一开始,我曾有过做‘钉子户’的念头,担心动迁公司暗箱操作。可是后来我看到动迁基地中有关政策办法、动迁家庭住房信息、房源安置情况全部公开,全过程透明,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在轨道交通3号线的动迁地块中,有一个动迁家庭的户主是一名律师。一开始,他对动迁的有关政策心存疑虑。看到动迁公司的拆迁承诺上墙之后,他的态度变了,不但自己准备搬,还动员左邻右舍赶快搬。他说:“我看是没什么空子可钻,这政策是不会变了。要是有变,政府也没法收场。”
目前,中虹动拆迁公司正在酝酿由保险公司担保的全新方案,如果动迁公司违约,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
虹镇老街地区旧区改造地块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旧区改造的4个重点地块之一。作为该地块动迁公司的主力单位,上海中虹动拆迁(集团)有限公司积极配合总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战略部署:第一,多方摸底调查搜集房源,严格按操作口径进行统一实施。第二,在坚持依法动迁、阳光动迁、文明动迁的基础上,采取司法提前介入、律师服务、居民代表参与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三,在具体工作中,中虹动拆迁公司还不断探索各种民主监督机制,做到清正廉洁,争取广大被动迁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第四,中虹动拆迁公司与项目经理签下了“军令状”,并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第五,充分利用街道一级的维稳化解平台,做好人口认定、特困户认定工作。“只要我们动迁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地了解每户居民的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以心换心,把政府的阳光、温暖带给每户动迁家庭,我们相信动迁居民最终还是会理解的,也会支持城市建设的。”
根,扎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动迁不是解困,但动迁一定要动情。”薛家人至今心存感激。小年夜,陈重五带领员工分几路冒雨走访动迁户,发现马厂路老薛家的房屋漏雨,马上架起梯子上屋顶察看,打电话召来员工紧急修葺。补好水泥、盖上油布,陈重五发现薛家自来水出水特别小,又叫员工接了根新水管。傍晚临走时,陈重五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虽然你们即将搬迁了,但只要在这住一天,我们就有责任让你们住得舒服一点”。
中虹动拆迁实业有限公司曾经有为1个动迁户找了40多处房源的故事。北外滩的动迁基地上居住着这样一户居民:全户3个家庭、8口人,其中4个聋哑、1个智障,挤在建筑面积40多平方米的私房里。这样的家庭怎么保证顺利动迁?动迁工作人员带上了厚厚一沓纸:笔谈。“新房子太远,不要!”“新房子太贵,不要!”“动迁安置房,一定要有一套在虹口区。”依从要求,中虹动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寻觅二手房的征途,40多次找来房源,又40多次带着动迁居民看房,终于,这家人满意地签下了动迁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