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之所以顺顺利利一路走来,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通过这种方式去获利。什么意思?就是当企业通过买进元器件,或者通过买进某种东西发现有大幅利润的时候,它的方向是继续做计算机发展呢,还是专门从事这类物品的倒卖。如果我的目标是继续做计算机,与国外企业竞争;如果我专做这类物品的倒卖,那我就专门倒腾批文与外汇,大把大把地赚钱。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我也可以不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一味地赚钱,为赚钱而赚钱,但是企业目标的设立与追求是另外一条路。企业家脑子里一定要很清楚两者的区分。
人物周刊:那就是做生意,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这与做企业是不一样的。
柳传志:从这里就总结出了两点:其一,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做眼下利润大、风险大的产品,只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目标。其二,用可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指导思想明确,处理方法谨慎。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相信我早就完蛋了,或者是走发财移民的路,不在国内。因为中间的诱惑很多。1993、1994年房地产发展的时候,很多中关村企业都想介入,因为资金的回笼实在是很快。当时(我们)也打算在烟台与福州买地,但觉得应该想明白点,就开会讨论: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挣了钱后该干什么?讨论明白后,就确定了做电脑的大方向。长本事的钱就赚,不长本事又夹杂着风险的钱就不赚。
人物周刊:如果没有这一原则,可能您早就走上了别的道路了。
柳传志:当时很多人用贷款去炒房地产,但房地产突然下跌,大部分房地产商亏损,然后逃走。我从1984年开始办企业,1988、1989年就已经站在各种领奖台上,但直到现在依然还站在一个台上的人,少之又少。曾经的企业风云人物,如周冠伍、储时健、倪润峰、于淑敏,现在都彻底退出,而淹没在历史浪潮中的企业小人物就更多了。目标坚定,方向清晰,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情况下,有时可以妥协,但总目标本身,一定要坚定。
培养接班人的诀窍
人物周刊:让我们谈谈接班人的问题,杨元庆无疑是成功的,那么在培养接班人的工作中是否有失败的案例?
柳传志:有啊,孙宏斌就是。孙宏斌是我们早年想重点培养的年轻人,但最终事实证明这件事肯定是失败的。联想前后大概有10个人被送入司法机关,他是头一个,其他人则谈不上是接班人,都是做了违反法规的事情。
人物周刊:为什么你这些年能培养出这么多出色的人才,有没有什么方法或内在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