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环卫工人到亿万富翁传奇故事

本文章共2812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43岁的赵孙立驾驶着宝马轿车疾驰在马路上时,经常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路边的环卫工人。他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如果当年没有放弃环卫工作下海创业,24年后的今天,自己正忙碌在这个城市的哪一个角落?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也许,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魅力:24年前的环卫工人赵孙立,如今成为全国知名的“化纤女裤大王”;
 
     也许,这就是创业最大的诱惑:24年前赵孙立仅有500元存款,今天积累了上亿元的资产,并为数千人提供了就业和致富的机会。  
 


     卖纽扣、拉链等赚了100万元
 
     很多人对创业充满期望,却又对自己缺乏信心。赵孙立的故事可谓是一个生动的答案:谁都可以致富,哪怕你是一个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赵孙立的父亲是个老环卫工人。1979年,17周岁的赵孙立高中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接父亲的班,到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卫生队做环卫工人。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但是,却完全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路。
 
     高中毕业的赵孙立,天天戴着眼镜拿着扫帚扫大街,虽然每月50多元的工资在当时相对而言也是较高的收入,但是,他心中的野马却越来越难以控制。
 
     “扫马路扫了3年,我感觉必须得把工作变一下了。”赵孙立说,“我能够扫大街,可我不能一辈子扫大街吧?”此外,还有一个十分现实的原因是,女友也因他的职业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
 
     1982年,郑州市的个体经营开始蓬勃发展,赵孙立毅然辞去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一心一意要下海当个体户。
 
     听朋友说,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特别繁华,品种全,价格低。由于没有多少资金,赵孙立准备从最零碎的小商品开始上手。
 
     于是,赵孙立带着500元的积蓄和借来的1500元钱,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爱人一起,一路打听赶到了义乌。
 
     几天后,扛着几大包纽扣、拉链、缝纫机线等小商品,赵孙立在郑州市最早的敦睦路服装批发市场,摆起了地摊。
 
     一个星期后,赵孙立和女友粗略一算,赚了200多元———比原来干环卫工人4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头一年,赵孙立将自己经营的品种集中在纽扣、拉链等服装辅料上面,经营场地也从路边搬进了8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店内。第二年,赵孙立将门店经营面积扩大到了100多平方米,营业额每年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
 
     3年以后,赵孙立成了郑州市最大的服装辅料批发商。到1990年,他靠卖纽扣、拉链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商品,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元。
 
     从个体户到企业家
 
     从1990年开始,赵孙立感到服装辅料生意的竞争越来越大,如果不寻求新的发展领域,自己迟早会被别人挤垮。
 
     1992年,赵孙立经过考察,投资100万元购置了3台电脑绣花机,在市郊农村租下几间民房,开办了郑州市第一家电脑绣花厂,专门给人家的半成品服装绣花。 
 
     由于是独家生意,电脑绣花厂刚一开业就生意兴隆,每天3台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能给他带来近3000元的收入。
 
     就在赵孙立享受着事业飞速发展带来的成功与快乐的时候,老天似乎是有意给赵孙立考验和磨炼。1994年,一场大火将赵孙立的货物仓库化为灰烬,也将他12年创业的积累几乎烧了个精光。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蒋锡培:民营企业的回归
俞学文 从茶贩到茶王
肖耿民 钱永远可以以后挣
苏宁15年狂赚25亿的财富传奇
柴新建 “河龟土鳖”胜“海龟”
从一盆花开始的故事
两电脑一传真赚百万
赵本山其实是精明无比的商人
三个高薪者的真实故事
38段奋斗经典台词
从穷木匠到纺织大亨
罗钊明:十年激情创业梦
王志东:一次又一次成功创业
李春明:开蹦蹦车起家的亿万富豪
做营销,你就应该是李小龙
李志强:站在巨人肩上改造他的行进方向
周晓光:中国最大的饰品企业董事长
如果亏了就去卖菜 浙江新光饰品 周晓光
洪晃:资本没什么魅力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的生活与生意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