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的生活与生意

本文章共3615字,分3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企业做大后,周成建并没有头脑发热,在别人追求多元化的时候,他一直坚守休闲服装业,他将之比喻为“宁做正确方向的乌龟,不做错误方向的兔子。”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周成建.jpg
周成建

7e7.jpg

 
      每天早晨,周成建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这是他除了工作之外的唯一爱好,在重复道路上的运动中,他体会着乐趣。而他掌舵的这家企业打的广告词却是“不走寻常路”。
      作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41岁的周成建就是这样一个人,矛盾而又与众不同。


 

炒作·沉稳


       周成建是个很擅长于炒作的人。他真正发掘出自己“炒作”的潜能,是在温州最大的服装市场——妙果寺市场,在那里他的生意也开始起步。
       1986年,周成建从老家浙江青田县来到温州,20岁出头的他不仅要啥没啥,而且还因为做倒闭了一个企业,背了20多万元的债务。他唯一会的手艺就是裁缝。但裁缝太辛苦。有一次,他实在困得不行,操作机器时把一批西装的袖子裁短了一大截,第二天老板要他赔钱,一赔就是几十万。周成建哪里赔得起。但很快,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最后,他将西装袖子改成了夹克袖子,将其他地方也做了相应的改动。经过这么一改,这批货竟然成了畅销产品。这给了周成建很强的信心。从此他一头扎进妙果寺市场,做起了前店后厂的生意。
       当时买卖服装都要讨价还价,他掏出800元钱在当地媒体上打了个小广告,称“我给出成本价,你随便加点钱衣服就拿走”,此举在温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及至后来,周成建开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店的时候,各方面准备还不足,他却搞了一个“千店工程”启动仪式,将当时的温州著名的商业街五马街上铺满了红地毯。虽然周成建本人心里还没什么底,却已经熟谙媒体的喜好。一个温州的服装企业要在全国开设千家品牌连锁店,引起了媒体的热烈讨论。他又一次“炒作”成功。
       在商业启蒙的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总不时冒出一些商业上的“惊人之举”,而周成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总是能以低廉的成本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在风雪衣热销温州的时候,他花心思缝制了一件世界最大的风雪衣,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温州首次有双层巴士的时候,他立即将自己的广告涂满了车身。
       在广告代言人上,他率先以重金请来了香港红星郭富城,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但郭富城的代言在美特斯邦威的初期成长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让这个品牌迅速成长为一线品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只懂得炒作,在美特斯邦威发展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他温州商人精明务实的一面。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坐火车站三天三夜,大桥下面睡一晚的事也常发生;没钱请代言人,周成建自己做企业的代言人,并号称“自信就是力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成建说到那些“宏大的炒作”总是三言两语,他不时反复提醒“适合就是好”。企业做大后,周成建并没有头脑发热,盲目扩张,在别人都在多元化的时候,他一直坚守休闲服装业;在大家都要进军海外的时候,他仍然精耕国内市场。
       他将之比喻为“宁做正确方向的乌龟,不做错误方向的兔子。”
       从1995年至2003年,美特斯邦威的专卖店从几十家飙升到1100多家的时候,周成建告诉他的手下“缓一缓”。直到现在,美特斯邦威拥有企业界罕见的现金流状况,货款现金交易,至今没有借过银行的钱,没出现过应收账款。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洪晃:资本没什么魅力
如果亏了就去卖菜 浙江新光饰品 周晓光
周晓光:中国最大的饰品企业董事长
李志强:站在巨人肩上改造他的行进方向
做营销,你就应该是李小龙
李春明:开蹦蹦车起家的亿万富豪
王志东:一次又一次成功创业
罗钊明:十年激情创业梦
从穷木匠到纺织大亨
从环卫工人到亿万富翁传奇故事
刘建亚:最难是下定决心背水一战的刹那
创业狂人买下200个“妈妈”域名
富人薛方全:资产有6亿
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的街头擦鞋匠
周鸿祎:创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乐趣
黑老婆:排档文化先行者
俞敏洪:“留学教父”的成长代价
刘永好:鹌鹑蛋孵出民生银行
金卫东:走在成为世界饲料大王的路上
陈朝晖:曾想从政的川味食品少壮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