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08-05-04 原文发表:2008-05-04 人气:3
本文章共2974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从纸面到现实
马岩松的作品和他幽默、犀利的语言一样带着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常以先锋、前卫的姿态傲视于人,几乎每次出手,都会掀起波澜。2004年设计的倒U型的双体建筑“广州双塔”,这个所谓的“世界最高楼”可以说是对追求高度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开了一个玩笑。而《都市工作台》是他为上海双年展而制作的一个类似建筑模型和装置艺术的作品。这是一个连续变形的物体,从地面生长出来, 逐渐变异成几个长满草的平台。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遗憾的是马岩松的这些设计作品大都以一种跃跃欲飞的强悍姿态静止地停留在了纸上。这一窘境直到加拿大市“梦露大厦”的动工,从此MAD不再只是“乌托邦”式的纸上谈兵。以尖锐批评著称的加拿大建筑评论家Christopher Hume也一改常态,他积极地认为:“这座大楼带给密西索加的影响,将如同西班牙古根汉姆博物馆的毕尔巴鄂现象一样具有戏剧性。”
马岩松说,这一被人们称之为像流动的音乐一样带给人美的享受的性感之作,只是被自己很暧昧地扭了一下。“我的设计喜欢用曲线,这样人们会逐渐认识到高度在城市的环境中并不那么重要。同时曲线体也唤醒了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到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梦露大厦的主旨就是:我们要让住在家中的每一个人开窗就感受阳光,抬头就能看见湛蓝的天空,而不是抬头只能看到钢筋水泥的阳台和楼板。”他补充说,“可能正因为是随兴的作品,所以承载的感情才更真实、更吸引人,我一直认为建筑是有感情的。” 男人邦www.dddbb.com
由于“梦露大厦”,有人说声称只在有机的城市里盖“有机”的房子的马岩松变得实际了,但马岩松说“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变了,我上学时就这样设计楼,只不过没有人造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