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瓶”到实力派,这条路他走了十年。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陈坤,对人生似乎有了更多感悟。生命是一次美好的教育,也是一种反省的哲学。他是一个经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两个元素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呈现出的人像往往是不断紧闭又不断敞开的对立面。在多年演艺事业的经验中,往昔尖锐的鳞片逐渐剥落,剩下的是岁月沉淀的精华和从容。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陈坤坐在摄影棚的角落里,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忧郁气息,更多的,是一种沉静和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他对于环境舒适度好奇的询问中,也表现在和工作人员谈笑风生和家长里短中。影棚深处的流光和幻影照在他的手指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低着头微笑。
正如他的新片《花花刑警》中那个来自大陆的富有并且容易冲动的公子哥警官一样,他的身上平添了几分光芒。温暖,又不动声色;空灵,却又无法琢磨。像是一条硬朗的彩虹,穿梭在无数的镜面之前。他说话的语气时而深沉、落寞,时而激动、丰富,有时矛盾,有时又站在一起。
毫无疑问,眼前的陈坤已经远远不是《像雾像雨又像风》中那个青涩的对爱情不设防的少爷,也不是《国歌》里那个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的音乐家聂耳,更不是《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在讲述故事的英俊青年。现在,他是恐怖电影《门》里多重性格的杀人凶手,是《理发师》里流放西北的国民党军官,是《云水谣》里从台湾偷渡到大陆,在战争与爱情间盘旋辗转的藏地医生。你再也无法推断接下来的陈坤会是什么样子,他永远在不断地刷新自己,更换你对他的印象。
2007年,陈坤凭借《云水谣》接过了中国电影最高级别的奖项“华表奖”,翻开了事业与人生崭新的一页。从“花瓶”到实力派,这条路他走了十年。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陈坤,对人生似乎有了更多感悟。生命是一次美好的教育,也是一种反省的哲学。七岁时,曾被同学排斥欺负,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姐姐又意外离去,这些复杂的少年经历让他的感受力异常发达。青年的时候,他是一个经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两个元素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呈现出的人像往往是不断紧闭又不断敞开的对立面。在多年演艺事业的经验中,往昔尖锐的鳞片逐渐剥落,剩下的是岁月沉淀的精华和从容。
很多人都记得陈坤在《艺术人生》中那些让人感动的回忆,他在主持人朱军的面前多次红了眼眶。现在的他却并不认同那时的自己“那时的我很自怜,也许当时我是真实的,但是现在看来,我很不喜欢,因为人有的时候不需要那么自怜。”他说,“那个时候的“我”已经被我摒弃了。”
他在告别过去的自己,摒弃原先的形象,也许这才是忧郁最真实的内核。
你最近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花花刑警,开跑车,泡美女,好玩吗?

其实我在新片《花花刑警》中扮演的是一位大陆的警察,他的哥哥去了香港发家,他突然被谋杀了,我就去到香港,想要让整个案件水落石出。没想到,去哪之后,就发生了很多事情。
这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动作类型片,而你一向以忧郁和文雅示人,你的自信心来自哪儿?
这可能不是我这么多年拍戏最擅长的形象,但是也并不能说明动作片就不能给我带来某种快感,我有去创作这个角色的热情。当你面对种种动作细节的时候,确实是一种压力,但最后成了我最大的动力。
不怕危险吗?
我们拍摄电影的时候一直都很危险。香港的电影体制里,每个动作片的演员都不能用敬业来形容了,他们把自己完全放进了电影里,任何高难度的动作如果需要亲自完成,都会拼命去做。比如结尾那场戏,我和余文乐就是实打实的“肉搏”,拍的时候一点都没掺假。
会不会压力太大?
压力这个东西其实是每个人都急需的。没有压力的话,好像就没有动力。当然拍这部电影的主要压力是来自于我对文戏的自信和对武戏的不自信的强烈的反差。其实这个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情绪在影响和作用我们,而并不是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