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创立了“谢瑞麟”珠宝王国、专卖店开遍东南亚、香港、内地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从3000元借款开始,巅峰时坐拥身家20亿。68岁的谢瑞麟,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在2000年正式破产后,也是几度波折。一会“死而复生”,一会又传“被拘”新闻。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艰难创业
69岁的谢瑞麟出生于广东南海,1945年举家移居香港,一直在最贫困的木屋区“老虎岩”生活,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不到两年小学的他便被迫辍学。后跟随父亲以收集废品为生,当起小邪收买佬”。13岁那年,父母为了让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间亲友开的金铺当学徒,经过5年打金学徒生涯后,谢瑞麟觉得并不足够,于是他下决心再学西式珠宝镶制,前后学艺十年,捱尽了苦头。谢瑞麟说,当时最大的慰藉就是辛苦地省下一点点零钱,然后到大光明戏院看戏。
23岁那年,谢瑞麟得到一位老板的赏识,借给他3000元,便式开展了他的创业“黄金之旅”。“那时我没钱请师父,只收了一个徒弟,我和他在不足100平方尺的房间内,每日埋头苦干达16个小时。”多年克勤克俭的生活,以及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生意开始日渐兴隆起来。1971年,谢瑞麟的打金工场在经营了12年后正式注册,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谢瑞麟珠宝有限公司就此成立。1987年,谢瑞麟珠宝更是在联交所上市。有了更强大的资本来源后,公司的规模在1991年时已达到员工1100人,而产品更分销到中国、美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
“时不我予”
当公司的规模逐步走上正轨、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之时,谢瑞麟一心想跨出珠宝业,向利润巨大的房地产业进军。1981和1982年时,谢瑞麟用珠宝生意赚来的资金大手买入商铺和物业。此时,香港却遇上中英谈判引发的信心风波,地产价格应声大跌,谢瑞麟铩羽而归。
“舔血”之后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宝事业,在艰苦经营之下,谢瑞麟珠宝在1987年正式上市。谢自己回顾那次失败的经验时,却并不承认是由于自己欠缺投资眼光,而是因为”时不我予”。
1987年公司上市后不久,那股压抑了数年的雄心,使他变得有点急功近利。1990年他成功夺得裕兴地产公司控制权,作为集团投资地产的旗舰。他一下子买入大量的物业,使集团负债比率高达140%,单是利息的支出已达7000万元。
负债过重下,谢瑞麟必须想办法减债,于是他又在同年6月把裕兴股权连同湾仔地皮一并以2亿元出售,卖给了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没想到,港英政府与大陆方面就新机场谈判渐趋明朗,更在当年7月中签订新机场谅解备忘录,楼价上升得如坐火箭,结果杨受成在该地皮之上建成英皇集团中心,总值约20亿元,而谢瑞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肥美的烧鸡”落入别人的口里。
地产劫数
话说事不过三。谢瑞麟十足“性格决定命运”,1997年6月金融危机前夕,香港楼市接近顶峰时,谢瑞麟又斥资5亿元,向丽新集团购入尖沙咀宝勒巷的宝利商业大厦,另外他参与的多项股票投资也宣告失利。于是,在1997/1998年度,集团的负债升上最高位,金额达13.4亿元,负债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来的最高点,达100%。
为了减轻集团的财政压力,自1998年开始,集团不断变卖资产减债。其中有为数不少的物业都大幅亏本转让。除了变卖资产减债,1998年6月谢瑞麟还推出“10亿元钻石大倾销”,在两个多月内为集团套取了近3亿元的资金,但仍然无济于事。最终谢瑞麟因为拖欠苏伊士亚洲控股债务逾5000万元,被对方于2000年入禀申请他破产,其他债权人亦相继加入追讨欠债。2000年9月25日,谢瑞麟被法院颁令正式破产。当时有人形容谢瑞麟的破产,是最令业界关注,同时又感到唏嘘的重大破产案。
虽然因盲目投资周身债务,但当时香港不少资深珠宝业人士表示,谢瑞麟本人在珠宝业内,仍享有崇高的地位,许多珠宝的原料供应商及行家都支持他,一直以来,行内没有听过谢瑞麟有“不找数”(不还钱)的事。当然,对于公司谢氏却早已作好安排。2000年3月破产前夕,他将上市公司谢瑞麟珠宝的控股权,转移给长子谢达峰,因此公司业务在他破产后仍能照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