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湖鱼丸是武汉有名的“新派”小吃,与牛骨头、鸭脖子齐名。在汤逊湖鱼丸一条街上,“小田园”是生意最好的店之一,老板吴跃林是在鱼丸生意走下坡路时进入的。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40岁出头的吴跃林颇重视仪表,衬衣雪白,裤子笔挺,头发抹了发蜡、梳得油光锃亮。他说,生意不错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在用盘大产业的劲头做生意。鱼丸店是第一个我自己的生意,我一定要做好。我不仅是在做一个鱼丸子酒店,我还想把汤逊湖鱼丸这个品牌做大,做成产业。
1 想当老板闯深圳
吴跃林学的是建筑,1991年毕业后就在建筑工地管施工。两年后,生性不安分的他决定离开,“我不想再跟钢筋水泥打交道,我想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当时想到的是做营销”。
他来到湖北电机厂做销售员,很快就成为一把销售好手。当年电机厂给他下的任务是每年回款150万元,而他两年销售回款就达到了2000万元。
那时,他每个月拿5000元的高额提成,小日子过得非常舒服,但很快他又不满足了。这次,他的理想是自己当老板。
1995年,吴跃林独自到深圳闯荡,寻找商机。他应聘到一家日本料理店做经理,开始接触餐饮业,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开酒店积累了经验。
2 回汉建民族村,与老板理念不合离开
吴跃林发现深圳民族村和世界之窗生意非常火爆,这类旅游场所搬到武汉会不会同样火?他向料理店的日方老板力荐这个方案。老板同意了,并全盘委托他到武汉筹建。
1998年,吴跃林代表日方在汤逊湖买下169亩地。次年,民族村建成开业。
吴跃林是做销售出身的,特别重视营销,他请来几十名销售人员,让他们到学校、单位推销民族村,门票收入的10%作为提成。这个制度大大激励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但这种做法引起日方老板的不满,“武汉就这么一个民族村,市民早晚都会来玩的。你现在做营销,只不过是把以后的销售透支到现在,给销售员高额提成,更是浪费”。
吴跃林则认为,民族村与黄鹤楼不能比,如果不做好营销,吸引不来多少游客,而且根据他的了解,武汉很快会出现新的类似景点。
双方分歧无法调和。“想当家做主、贯彻自己的理念,就要有自己的生意”。2002年,他离开了民族村。
3 后来居上盘活鱼丸店
在1999年前后民族村筹建过程中,汤逊湖鱼丸街开始自发形成。
一开始,鱼丸店是为满足民族村施工工人的需求而开办的。当时周边基本是一片荒地,没有餐馆,当地渔民便搭草棚做菜,做施工工人的生意。后来,武汉很多驾校到汤逊湖一带练车,学员和教练也到这里来吃鱼丸。鱼丸街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人专门从市区内开车到汤逊湖来吃,规模也迅速扩大,店数很快超过10家。
2000年,江夏区政府为规范鱼丸街的经营,在此地建了40多间风格统一的门面,鱼丸一条街正式形成。
吴跃林离开民族村后,就决定开一家鱼丸酒店。
当时,鱼丸街的生意已在走下坡路。吴跃林认为,这并不代表着鱼丸这个产品不行,而是因为老板们没有趁鱼丸名气最大时,打造出响亮的品牌。 男人邦 www.dddbb.com
自己当老板,吴跃林同样把营销看得非常重。他找来初中同学陈显林合伙,将酒店日常事务交给他管理,自己专心做策划。每个月,他都拿出5000元做广告。从2003年开始,他连续两次参加食博会,并不惜大手笔投入包装展台。生意火起来后,他在汤逊湖鱼丸街租了一排5个联体门面,仅装修就投入40多万元。
4 进超市遭遇“保鲜”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