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在路上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章君:敢为“帝国大厦”披雨衣(2)

本文章共4213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卖雨阳篷时,有个朋友搞了个晾衣器,委托熟悉市场的章君推销一下。对方几乎没有销售能力,而两者都属居家产品,客户趋同。章君起初卖了一些出去,但总觉得太慢,颇费心思。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章君尽管只有初中文化,但从《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阅读中,培养了对语言表达的爱好,喜欢琢磨文字,也产生了广告意识。他花了几百元钱在《长江日报》登了个小广告。章君伸开手掌,得意地做了个“OK”的手势,意指广告不过如“O”字母般铜钱大小。但就是这样个不起眼的“铜板”,在那个广告意识尚未启蒙的年代,引来了许多人通过电话找上门来。成交率很高,比自己找上门去强得太多。 男人邦 www.dddbb.com

    尝到甜头的章君大受启发,十分注重广告营销、品牌建设。晾衣器老板舍不得投入费用,但章君说服了他。后来,章君承包了该品牌的部分销售权,做了很多营销策划和促销活动,让该产品名声大振。而他在市十五中的经销部销售势头,竟然盖过了厂方。

    为该品牌的打造,章君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一直只是销售代理的角色。后来,该品牌发生经营变动,与章君的合作戛然而止。有朋友戏称,他是“自己养了乖孩子,结果被别人抱走了”。

    这段往事,也成了章君最不愿提及的“伤心之事”。

 自创家业 做广告成就“名牌”

    痛定思痛,章君思量:一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寻找项目有个特点,总是想找个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东西。1997年10月,在一家建材商店,一种防水剂闯入他的眼帘。他好奇地探问用途,对方回答:堵漏用的。这让他心中一动,开始深入了解这个产品。

    通过走访周边亲朋邻居、客户,他感觉到渗漏是市民十分头疼的事情,十家之中,至少有一家在渗水,而楼上楼下邻居很多为这成了冤家对头。房子就算一时不漏,而新房过了五年保修期,都可能漏水。章君看好防水是个长效生意,找了两个泥桶工,便成立了一个经营部。

    自己的品牌,就如同自己的儿子,一定要起个响亮的名字,章君为此搜肠刮肚了好长时间,绞尽脑汁。“诚信”、“大禹”等名字,都被他排除。有天看报纸,“瞬间”这个词让他眼前一亮。“快”,很切合他对防水服务的要求。他回去查阅字典,才知道自己误读的第三声其实应读做第四声。经过一番咬文嚼字,广告词也随口而出:瞬间防水,滴水不漏。就用这个!一旦确定,他立刻就申请了商标注册。

    已在武汉街头消失的麻木,曾是“瞬间防水”的广告阵地。章君安排一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麻木背后贴了很多标语。只要有了钱,章君就首先想到做品牌广告。在报纸上登广告,他总是不吝成本,尽可能选择最引人注目的彩色或位置最好的版面。

    1999年,在防水业中,他第一个跟114查号台取得联系,市民家中漏水,只要拨打114,电话便可直接接到瞬间公司。这种“垄断”持续了几年,一年费用仅数千元,却着实打出了品牌影响。

    章君说,武汉大小防水公司足有上千家,论实力前面还有很多老大哥,但论品牌意识,“瞬间”应属业界第一,是闹得“最水响”的。

    2000年,位于十五中的经营部,已变成了正规公司,每天门庭若市。只可惜,顾客中有不少是来联系返修事宜。

    公司第一年做的防水工程,第二年几乎全部漏水。章君不是马路游击队,要对客户负责到底,有的返修,有的渗水淹坏了人家墙面地板。谈起当年窘境,章君呵呵一笑,连赔钱的事都有。

    防水工程技术难度较大,章君和员工虽努力学习,但奈何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一度徘徊不前。有时虽有利润,却被返修及赔偿消耗掉。到2003年春节前夕,章君甚至向骨干员工借了3万元钱,才结清员工的工资。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詹永健:“衣食住行,我都要做NO.1
徐华龙:小拉链“拉出”大市场
吴跃林:小鱼丸里深挖大商机
冯玉才:“背”着数据库闯天下
方汉文:71岁老翁创造财富传奇
陈宇:做化工业的“网上桥梁”
一个转业军人的二次创业
年轻员工的培养问题
为什么中国企业家迷恋曾国藩
降低员工流失的一些探讨
杨须红:铁心打造电器名牌
黎洪轩:22岁盘活五百万资产
吴少如:创新房产中介模式
张恒创业-三夫
石头记饰品创始人苏木卿的财富之路
创业者设立公司需要哪些程序?
“林妹妹”的商海生涯
创业支招:如何取个好店名-起步-开办公司
小马拉大车创业资金哪里来-起步-筹措资金
创业故事 思路决定成败-另类创业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