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7257字,分6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大学一年之后,李彦宏在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实习。期间他涉及了OCR,即光学字符识别,他革新了算法,这获得了研究所的重视,在结束实习回到学校时,松下仍聘用他兼职,并鼓励他发表论文。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李彦宏发表了论文“利用信息检索理论解决光学识别问题”,之后作为专业人士他获得了绿卡。
接下来,李彦宏有了一个新的机会,当时正好是克林顿主政时期,鼓吹信息高速公路,而华尔街也在更新信息系统。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有一个项目是财经数据分析,具体公司服务于道-琼斯,后来被道-琼斯收购。此时他已经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不过,最终李彦宏决定离开。“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选择。”但是他明白,他的兴趣不在于学术。
[搜索]
华尔街提供了更高的薪金,年薪5.4万美元,之后是8万美元。作为道-琼斯的高级顾问,李彦宏开发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当时每天有15万条资讯,搜索成为其中的关键。
图书情报专业本科加计算机专业硕士,李彦宏很快就注意到搜索中的排序问题:科学论文通过索引被引用次数的多与少来确定一篇论文的好坏,对应页面上的超链就是对页面的引用。
在一次学术会议中,李彦宏认识了Infoseek的威廉-张。威廉-张(William I. Chang),来自台湾,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数学系,并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院获得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接下来他被提升为公司CTO。基于这个变化,威廉-张需要找到一个人来接替他原来的位置。
无疑,李彦宏就是他要找的人。在威廉-张的说服下,李彦宏来到硅谷,进入了Infoseek,出任主任工程师。作为早期知名的搜索,1995年12月Infoseek与Netscape达成战略合作,Netscape浏览器上的搜索按钮默认Infoseek的搜索服务。李彦宏在Infoseek第二代搜索引擎中加入了超链分析,使Infoseek成为最早采用超链分析的搜索。
顺便一提的是,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