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汇男网 创业 风云人物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彦宏:有知识的人如何发财致富(2)

本文章共4424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再接下来是2001年8月,李彦宏“固执己见说服董事会”。董事会电话会议,因为李彦宏一改平素的温和、民主、安静,忽然变得激烈、决绝、大嗓门——深圳总经理办公室外,百度的员工们只听见,一个人,一直一直,在说——董事们终于有保留地投降了:李彦宏,并不是你的道理让我们信服了,而是你的态度——既然你这么坚决这么有信心,我们只能让你去试了!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然后百度转向。转向后的百度,就又开始了顺理成章的进步。“没有反复、没有动荡”,直到2003年年底,李彦宏在北大开讲座,不必再以“在座的谁用过百度”为开场白,在中场,总会有人不断站起来,或者表达钟爱,或者探讨具体的搜索技术。“这时候,我意识到,百度算是基本上成了。”

  差不多了,这就是百度至今的故事。这个“逐渐的过程”,按日历的年份,李彦宏的总结和预期是:2002,技术年,百度搜索技术真正成熟了;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涨了7倍(2002年和主流门户搜索流量平起平坐);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受到广泛的认可——“明年,2005年,才是收入年”。至于再往前,李彦宏说自己“看不那么远”。

       有知识的人如何发财致富

  如果我们从百度创业向前,追溯李彦宏本人的成长往事,我们看到的,同样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实用的理想主义或者理想的实用主义,缜密的自我设计里有对环境的敏感和参照,亦步亦趋里不忘自信自我;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充分自觉的目的性,“有播种有收获”。

  1987年,山西小城阳朔19岁的李彦宏填报高考志愿: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读北大,学会独立思考。面临毕业,正是沉闷的1991年,决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彦宏如期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

  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这时候,1992年,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并从此,认准了搜索。

  然后在松下研究所实习,工业界的鲜活让李彦宏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华尔街,开始做金融信息检索技术。这个老板,耶鲁博士,从贝尔实验室出来办了公司,再把公司卖给道琼斯。从这里,李彦宏看到,“一个有知识的人如何利用知识发财致富,在泡时间读硕士博士当教授之外,另有一条明亮的成功途径”。

  接下来,意识到华尔街最有前途的是金融家而不是计算机天才,而自己,热爱和长处只在计算机,于是,来到硅谷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Infoseek。在Infoseek,李彦宏见识了一个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并写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

  此外他还善于倾听,详细地了解Infoseek成立两年就红火上市的后面的艰辛,成功之前必须历练的谨慎和勤俭——这,先是被李彦宏写成畅销书《硅谷商战》,然后这个意识又让百度初期的他“心满意足地”,不租嘉里中心,不坐商务仓,也不住五星酒店。

摆正自己的位置

  回忆艰难时期争取投资的技巧,李彦宏认为关键是,摆正位置、有自知之明。譬如,IDG投资百度,投资人最后下决心不是因为李让他们认识到“搜索在中国巨大的前途”,而是,他们发现这个30来岁的年轻人,一直在滔滔不绝的不是自己怎么怎么厉害,而是怎么怎么去找“比自己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怎么怎么组建最好的团队。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汪小菲:新贵族理想
张亚东:我是一个贪心的人
陈坤:保持年轻时的梦想
陈一舟:互联网将面临三年“寒冬”
黄鸣:风风火火闯世界的太阳王
邵亦波:坐在创业者这一边
张帆:以实名制“占座”
王雷雷:在互联网中体验战斗快乐
卫哲:从一个小秘书到总裁
首富施正荣发家源于一只打火机
陈艺光:网络游戏中掘出金元宝
许家印8年狂赚120亿的神话
许家印的发家史
何世红:做企业家不做商人记者专访中国金融
“奥康”老总的精彩创业步!
另类马岩松的建筑憧憬
史玉柱创业:用不睡觉的劲头来赚钱
玫凯林--一个成功女性经历
柳传志真诚告白:成功源于大缺点!
史玉柱创业故事:我的成功不是靠忽悠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创业 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