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清楚自己已没了退路:在学校失败了,可以回家;而在家失败了,还能去哪儿呢?
没有退路的徐凡背着大木箱常常流连在泥泞的乡场公路上。为了取得经销商的信任,他厚着脸皮拜访了一次又一次;为了等到经销商谈业务,他抱着大木箱在经销商的店门口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日晒雨淋,稚气的脸有了风吹的沧桑,再和客户谈生意,也不再杂乱无章;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从容不迫。赢得客户的信任,他建立的推销渠道水到渠成。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当时,传呼机的利润很高。推销两年,徐凡靠勤劳赚了数十万元!
逆境知缺失,顺境瞧美丽,而陷阱往往跟在美丽背面。
赚到数十万元后,徐凡急切点燃再圆“徐总”梦的火焰。但传呼机销售在2001年信息台大量赠机的风潮中迅速萎靡,而手机却掀起了平民化浪潮。在通讯市场摸爬滚打了两年的他,在跟进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手机业务后,开始筹划起自己的小店来。一切顺利。当年底在重庆永川,徐凡的手机营业店开张了。有以前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加上他豪爽、豁达的处事风格,业务发展很快。当又听到人们喊“徐总”时,曾经的心旷神怡令他享受着飘飘然。
但当老板和跑业务绝非一码事儿。从跑业务的变向到自己做老板,打理企业,起码的规章制度等总得有吧,自己吃饱还要员工不饿。但此时的“徐总”并不明白些,只让业务员按自己的经验做事,对经销商也是有求必应,根本就没有规矩和程序的概念。随着业务的急剧增长和不规范的操作日益频繁,他的小店渐显危机四伏。店开营业1年多,徐凡已赚了近40万利润!一天,一位平时相交甚深的代理商找到徐凡,说有一笔大业务,能赚不少钱,但现在差点款,请求他借点钱周转几天。有平日的交情,再加上徐凡豪爽的性格,他不假思索便拿出36万给了代理商。这位代理商感激涕零,自觉写下了欠条,连连保证1个月内连本带利还清。让徐凡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代理商老早就谋划携款潜逃了。除了徐凡,他还向好几位商家借款或调货。
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徐凡措手不及。现金手上基本没有了。徐凡没法,只有放下店里的生意,四处寻找骗子。老板的焦虑逃不过店里的伙计的眼睛,人心开始浮动了。一天,他疲惫地回到店里只见一片狼籍,存货早让领不到工资的员工“搬”得一干二尽;打电话给平日哥们长哥们短的经销商希望能回点款,此时有的不接电话,有的支支吾吾说没钱,更有甚者干脆矢口否认不认帐……
生意场上的多变和狡诈,使徐凡的心凉透了底。他独自坐在狼籍而寂静的店里,再次深陷迷茫中。
水滴石穿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凡知晓此理,并能踏实做事者,前途不可限量。
关了店,徐凡带着最后一点积蓄进入重庆大学成教院学习。他选择了曾经让他颜面丢尽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专业。“我纯粹是个莽娃儿(形容不善思考,只凭直觉办事的人),什么都不懂,光有一股蛮劲能干成什么事呢?老天爷可以给我运气,但不可能一直给我运气。第一次创业那是不懂事儿,瞎扯;第二次创业还是不懂事儿,乱整。要想做好事情,就必须学习。我觉得我最想涉足的还是计算机、IT业。可能原来的梦想让我不能释怀吧。这次既然决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那就要争取让这个梦想不再遗憾。另外,我对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无知是我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还要开店,还要让别人叫我‘徐总,所以,我必须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徐凡对自己的学习动因及决心诠释道。
一夜间,徐凡仿佛长大了。在学校,他一边潜心学习,一边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2003年,他顺利拿到大专毕业证书,也变成一个善于思考、稳重成熟的男人。随即,这个男人进入重庆最大的电脑城,从电脑装机、接单干起。他认为:“凡事应该从底层开始干,都了解透了,才不容易犯错。”在电脑城,他干过5家,目的非常明确:“必须淘到如何管理一个企业的经验,而不是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