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顾雏军就如愿以偿拥有科龙、容声、美菱、吉诺尔等冰箱品牌,还以极低廉的价钱轻松地获得了全国大部分闲置冰箱生产线,并坐拥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而赢得独一无二的价格优势。“顾雏军进入冰箱行业后,就已经没有什么人还会惦记这个行业了。”原格林柯尔一位副总裁至今仍禁不住感叹。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值得指出的是,顾雏军感兴趣的那些企业在被收购之前,大都债台高筑,风雨飘摇。正是顾雏军把一个个陷于困境的企业重新带进了最具活力的公司行列。
中央电视台在给顾雏军颁发“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时,顾雏军的获奖词是,在国企改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顾雏军是政府的座上宾,政府把顾雏军看做是解决国企危机的救星。
刺耳的声音来自于2004年,当时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郎咸平认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并归纳了所谓的“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一周后,顾雏军在香港以涉嫌诽谤罪起诉郎咸平。
因为郎的豪言和顾的强势反击,“郎顾之争”演化为公共事件。国内的经济学家也参与其中,展开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形成了以左大培、杨帆、胡星斗等为代表的新左派和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张文魁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流派。最后甚至演变为脱离学术争论的谩骂。男人邦www.dddbb.com
从1984年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之日起,国企改制已持续20多年。其间,国资的流失、舆论对于改制的质疑从未间断。但是,郎顾之争所引发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却是最为激烈的。随着顾雏军出事,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各方俨然已经达成“共识”。更多的人也开始思考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的法律缺位和法律执行问题。
尤其在顾雏军出事后,已经被民营化的企业又回归国有,出现了“民退国进”的迹象。2006年4月,海信6.8亿购科龙26.43%的股份;长虹以不高于1.45亿元的价格购得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亚星和襄轴也重归当地政府。
顾雏军一位助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顾雏军没有出事,其下一步目标就是收购长虹,且已经和长虹的高层领导进行了初步谈判——如今长虹却变成了收购人,“这大概就是现实和顾开的玩笑。”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如何使国有企业改革体现全民利益的最大化还需要深入推敲。而对于郎咸平和顾雏军以及国内主流的经济学家所争论的产权改革问题,还有待正在推进的改革作进一步验证。因此,某种意义上,顾雏军作为试水者,其结局也给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留下积极的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