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邓显才,很难相信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个子,竟然是资产数千万元、在商场“扑腾”了十几年的成功企业家。他的名片上除了简简单单的企业LOGO和手机号码,就只有一行小字:“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能和追求卓越的您相识,是我今生荣幸。” 有人看了他的名片,不相信他是“三润才”的老板,当然,还有一个不便明言的事情是:邓显才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萎缩。一个残疾人,做到全国中小印刷机行业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老板,听起来还真有点像是神话。熟悉他的人如此评价:邓显才的经历,足以写一部励志小说。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受张海迪的激励走上自强之路
学生时代,邓显才敏感、懦弱且沉默,身体的不便让他看多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初中没有毕业,他就走向社会:做小工、当铁匠。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显才看到了关于张海迪的报道。他把刊登有张海迪事迹的报纸贴在床前,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海迪充满感染力的微笑。也就是在那时,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让人尊敬、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学习。因为初中没有毕业,他就从背字典开始。白天在一家砖厂打工,晚上苦读。3年后,他的文章终于在县报上发表了,又经过两年的苦读,他取得了自考大专文凭,成功应聘当了县报编辑。
1991年,邓显才用仅有的300元钱,买了一台快报废的机械打印机,办起了私营打印社。街巷深处的小店,在他苦心经营下,从一个人发展到6个人,又陆续购置了电脑、复印机、胶印机,每个月的利润能达到1万多元。
1994年,邓显才带着800元钱,从老家来到重庆,寻求新的发展。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报社当勤杂工。在被别人扔掉的旧报纸中,他看到一则改变了命运的小信息:学习丝网印刷技术。
学完后,他想自己办个培训班,但连登广告的钱都没有。报社的同事看他为人老实,破例同意他缓交广告费。因为没有电话,广告上登的还是编辑部的电话号码。第二天,编辑部的电话成了“热线”。
第一期培训班,来了3个学员,第二期有8个,第三期就发展成20多个……原本还为广告费发愁的邓显才,在办培训班上,就赚了几十万元。凭借培训班几百个学员的网络,他与石家庄一家印刷机厂取得联系,从代理销售丝网印刷机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
第一次危机之后东山再起
1997年,邓显才遭遇创业后第一次危机,合伙人要求将公司分拆,分拆后邓显才才发现,所有债务都被分到了他所属的重庆经营部。邓显才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这时,来了一个河北客户,本来已经饿得发慌的邓显才,却忽然来了精神。他领着客户去看惟一的那台坏机器,解释说没有机器了,“货到了我一定给您寄出去,就怕您交了钱不放心,要不您过阵子再来”。客户却说,要是信不过你,我会跑几千里过来吗?看着客户从鞋底掏出钱来,邓显才又有了东山再起的勇气。他用这笔钱作为定金,让厂里多发了几台机器,靠这种方式,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又重新建立了信誉。
这个河北客户,让邓显才发现了新的商机,他将经营部开到了被称为印刷之乡的河北保定,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还有了辐射全国的能力。1998年,邓显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开发印刷机。
他兼并了重庆一家效益不好的机械加工厂,又买了日本先进的印刷机做样本,解剖、拆卸、设计、制图……半年后,属于“三润才”自己的印刷机生产出来了。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十几个新产品,逐渐成为国产中小印刷机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