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4734字,分5页,当前第4页,快速翻页:
|
金蝶2001年设立香港分公司,2002年开始香港业务,2003年设立亚太区总部,成功获取了包括港中旅、招商局集团、TOM.com, Arrow Asia,Olympus等海外业务。
第二根柱子是国际标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国际标准,适应国际客户的需要,否则就不是好的产品。金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都有一个加密卡(称之为“加密狗”),以防止盗版侵权的出现。但2003年将软件卖到美国时,客户就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你们老用一条“狗”来看管我们。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第三根柱子是国际意识。这种国际化意识还要贯穿到全体员工中去,要启动整个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线销售部门,研发、市场、服务等其他部门一样需要领会。两年前,金蝶开展了一个内部行动——“斩尾行动”,进行了全面的“称呼改革”。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相互称呼时,都要去除官称,不能带“总”“经理”这些尾字,提倡使用英文名称呼,没有英文名的,可以使用中文名。比如称呼我,就不能再称“徐总”,而要叫“Robert”。
两个月后,将近三千名员工,都自发地使用英文名字,或直呼其名,习惯成自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官本位空气逐渐稀释,员工们原有思维模式也因为习惯的改变而改变,公司的气氛非常融洽。我认为在潜意识中引入国外企业平等自由的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天,我读到一篇一线销售员工写的杂文《让顾客满意才是企业最大的成功》,我突然意识到,在金蝶企业里的确需要沉淀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这就是企业文化。这期间,我有目的地读了一些书,其中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对我影响比较大,让我感到管理的另一种力量。我开始痴迷于管理书籍,参加管理培训。
在我的脑海里面,员工就是我的老板,我是他们的员工。我一直在探求他们在想什么,需要董事会什么帮助。首先要帮助员工成功,只有员工成功,顾客才能享受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逐渐地,“爱心、诚信、创新”,一种属于金蝶的文化沉淀了下来,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