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日,上海青浦西岑镇,人众人公司在中国的第20个拓展训练基地落成。公司董事长刘力出现在了剪彩仪式上。
拓展,10年前的中国还没有几个人能说清到底是什么;10年后,接受过拓展训练的中国人已不下百万。这不能不说是刘力的功劳。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40岁前的刘力没什么特别之处,从大学毕业后就按照一个公务员的正常道路往前走。转折点发生在90年代初期。在一次国外短期学术考察期间,刘力第一次接触到了体验式培训。这种培训带给刘力的震撼,让他难以形容,并让他决定从国家部委处长的职位上辞职,创办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当时是1994年。“可能是一种直觉吧,我觉得可以把它作为一门生意,甚至是一份事业。”刘力谈到当时的想法似乎很轻松,“我相信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创业机会。”
那个时候的刘力也很难向别人说清楚究竟什么是“体验式培训”,往往是解释半天,最后两个人都糊涂了,“但我觉得等说清楚了机会也没了,何况这事我们不做,用不了多久别人也会做”。
周围人的担心没有影响刘力的信心。他想到的最坏的结果就是如果做不成,就再谋一份职业。“40岁的我很多事情已经想明白了,有了成熟的眼光和达观的态度,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那个时候国家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载体。刘力也在思索如何通过培训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他觉得体验式培训非常有价值和发展潜力,同时时机趋于成熟,可以放手一搏了。
1995年3月15日,刘力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将其体验式培训产品命名为拓展训练。
学校好不容易拿到了执照,但刘力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好在当时新华社培训中心的主任给了他第一个机会。
1995年8月底,刘力答应为新华社150名新记者进行6天培训时,没有培训基地、没有培训设施,甚至连一根绳子都没有。“那是我的一个机遇,再难,也得咬牙啃下来。”回忆起那一幕,刘力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当时,刘力只提出了两个条件:对方提供场地,时间推迟一周。
新华社把位于北京房山的绿化基地借给了刘力,刘力和同伴们在两周内迅速搭建了简单的训练设备,同时训练培训师、编写培训课程,还找来中国登山队的朋友做安全指导。6天的培训如期进行了。
这个训练在新华社系统内部引起了极大震撼,不仅在《新华每日电讯》上予以报道,而且破例把培训基地的部分场地租给了刘力。人众人的第一块训练基地就此诞生,并沿用至今。“抓住一个机会,后面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刘力为自己的决断而很是得意。
当时,新华社培训中心也向刘力提到了费用问题,但刘力只提了一个要求:拍摄一套完整的录像资料。当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根据录像播出了15分钟的拓展训练节目,“拓展”就此进入了公众视线。
随后,刘力又请来一家报社的6名记者参加了3天的拓展培训,之后以“拓展生命”为主题写了一组稿子,“拓展”开始声名大噪。如今,脱胎于原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的人众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在全国设有14家分支机构,累计培训近30万人次,是世界上培训人数最多的专业体验式培训公司。
人众人的网站上是这样解释“众”字的:个人是形成组织的基本要素,“众”字中的“人”既是员工,也是领导;团队就如同“众”字下边的“从”字,是形成组织的基本形式;一个完美的组织就如同“众”字的整体结构,和谐、稳固、相互支撑。
刘力的解释则是:第一个“人”是小我,“众”则代表团队,第二个“人”是大我,个人潜能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得到充分发挥,小我经过团队磨炼上升到大我,学员在拓展训练中素质提高、思想升华。巧合的是,“人众人”一共有5个“人”,恰恰是当初创业团队的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