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品牌保护 还是反应过度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消息公布后,引发了关于“民族品牌保护”的激烈争论。
在汇源集团总部所在的北京顺义区,从企业员工到当地领导,人们更是对这起突然而至的并购事件给予了强烈关注。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真是毫无任何思想准备。”一位副区长对记者说,任何一个企业品牌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发展环境,顺义区对汇源果汁的发展提供了那么多支持,卖了都不告诉一声,怎么也说不过去。
“从可口可乐的举动来看,其进一步控制中国饮料市场的企图十分明显。”“巨额暴赚的背后,牺牲的是民族品牌。”不少网民公开发表看法,反对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甚至有网站统计,八成的被调查者明确反对这起并购。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反应过度。站在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行为的高度,理性看待跨国并购,才是应有的态度。”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在哪里,而不是企业从哪里来。
“我们永远倡导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但是,如果以一种狭隘的、情绪化的方式强调所谓的品牌保护,可能于事无补。”有经济专家指出,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必须要融入世界。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表示,跨国投资是大势所趋,外资并购不应被视为威胁,而应看作发展的机遇。
“我们无法知道公司领导和可口可乐的真实心态,但是,不管谁来收购汇源,工作总要有人做。”面对记者,汇源集团一名中层女员工坦言:“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早做好一切准备,随时适应并购后发生的变化,提高工作能力和质量,努力成为被企业留住的员工,而不是被淘汰。”
天价并购案考量中国反垄断
面对舆论的交锋,有关主管部门关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反垄断审查会不会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内变得更加严格和谨慎?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今年8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作为负责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专门机构,商务部反垄断局也于当月挂牌成立。
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成为反垄断法正式施行以来遇到的首起最引人注目的跨国并购案。
记者从商务部有关方面得到证实,在双方签署的并购意向公告前,可口可乐公司和汇源公司曾就有关事项专门向反垄断部门进行咨询。收购意向协议签订后,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即公开表示,双方正在整理各类申报资料,准备向有关部门申请报批,其中包括商务部反垄断局。
“如果并购所需的先决条件不能达成,股份收购的建议可能不会提出。”面对反垄断审查,可口可乐和汇源均作出这样的表态。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对收购行为的成功充满自信。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郭耀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法律程序上,可口可乐公司如果提出申报,至少可以表明以下三点:一,可口可乐与汇源的并购法律协议已经签署,具体并购方案已经确定。二,两公司经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已提交相关部门审查。三,两公司具体实施并购的日期已经确定。
进行反垄断调查,是全世界通行的规则。不管企业性质,不分产业领域,无论内资外资,只要达到反垄断审查的门槛,就必须接受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