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708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即便如此,要长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也不容易。于是,村上一年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平日的跑步权当练习。由于他的职业比较自由,可以从希腊跑到夏威夷跑回东京再跑到纽约,变换不同的马拉松路线给自己增加跑步的乐趣。直到有一天,他也感觉到了厌倦,于是又恋上了铁人三项,重新学习正确的泳姿,练习骑自行车,如此一来也不荒废跑步。到目前为止,他还跑着。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这的确很像一本励志书,村上在书中坦承跑步带给他的痛苦和快乐,他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就像他选择写长篇小说一样,跑步也需要严格的自律、专注和节制。村上早上5点左右起床,晚上10点前睡觉,他谢绝深夜聚餐和外出活动。每天跑步,写作,投入了二十多年,这才有了《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诸多著作以及这本《跑步》。
《跑步》记叙的似乎都是一些流水账,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节制和安宁。作为一个作家,村上早已名闻天下,然而作为一个人,他和普通人一样,不停地追寻着“人为什么活着”的意义,不断地同人生的虚妄对抗,他说:“在肉体上是痛苦的,正因为痛苦,刻意经历这份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
跑步,一个三心二意的借口
“从明天开始,我要跑步了。”很多受了“刺激”的人都会这样突发奇想地宣布。这类刺激,通常是在一次体检之后,发现体检表上多出很多个“+”,顿感岁月不饶人,得加紧锻炼才行;或者是在一场同学会之后,被几年未见的老同学惊呼“认不出来了”,原因是你的身材走形得厉害;也有可能是去商场买衣服,发现喜欢的衣服一件都穿不上,继而痛下决心改变自己。
锻炼身体,似乎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跑步,理由上面大致说了,大概是因为跑步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无需任何同伴即可进行。因为入门容易,趁着心血来潮便大张旗鼓地去买运动服、慢跑鞋,讲究一点的还给自己配备MP3、计步器,如此兴师动众一番,跑了几天之后就意兴阑珊起来,理由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哪,跑步太累人啦,一个人锻炼太没劲了,马路上的空气很糟糕,跑步对膝盖不好,我太胖了或者我够瘦了,诸如此类,直到最后偃旗息鼓。
我的一双“纽巴伦”球鞋便是某次心血来潮的产物,本意是想去西湖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白堤上跑步的,固然也去跑过几次,以苏堤上的六座桥为计步目标。然而,在还没有进入状态之前就“熄火”了,理由是跑步这项运动不怎么适合我,而且每次都要开车到白堤再跑步,也太不环保了,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