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7227字,分5页,当前第3页,快速翻页:
|
今天坐在记者对面的王石依然行动敏捷,他刚从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归来。对这座因海明威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山峰,王石说他更在乎的是登山的过程:“从赤道附近蜿蜒向上,7天内,我亲历了从热带雨林到冰川的垂直变化。东非大裂谷是人类的起源地,身处当地,我有一种寻根的感觉。”对登顶的结果,他倒不那么看重,“要说乞力马扎罗山有多难登,那完全是矫情。我在顶上见到了70岁的老人,你说难登吗?” 难登的,不是乞力马扎罗山。99年,在新疆的博格达峰,王石只身在冰壁上挂了一夜,翌日在缺乏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走过一个65-75度的冰坡,“背上的汗水像小溪一样流淌。”王石至今想起来仍感后怕,“98年,正是在博格达峰,三名中国香港登山队员滑坠,集体遇难。”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去年,王石第三次攀登玉珠峰,前两次均因救援队友而未登顶。这次在玉珠峰北坡,一名队员因脑水肿昏迷,登山队在最后一天放弃登顶。2000年,正是在玉珠峰,5名业余登山队员遇难。
从玉珠峰回来,王石开始在论坛上连载《生命的承诺———活着回来》。记者问王石:“3次都没有登顶,你不遗憾吗?”老王说:“山就在那儿,你一次登不上可以登第二次,但生命只有一次。”
4.钱,只要够花就行
王石对记者说:“哈维尔的那句话不仅指生理,也有精神上的意义。”从玉珠峰回西宁,王石与两位铁道专家同车,两名专家走后抛下一句话:“假日花钱登雪山受这么大的苦,精神上有问题。”
王石说:“一般人很难理解登山者为什么要登山。”近两年,王石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登山上,有人说他是花公司的钱游山玩水。其实他登山完全是自费,即使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山野,他也坚持用海事卫星电话上互联网,处理公司事务。“登山是个人的爱好,万科是公司的事业,这一点我分得很清楚。”王石说。
登山是王石的生活,他绝不会因为工作而舍弃生活。
88年万科改制时,划归职工的40%的股份中,王石一点没要,“我翻阅家谱,发现祖上没有理财的基因,我怕自己把握不住钱。”这个回答显然带调侃的成分。过了一会儿,王石很严肃地同记者谈起了他的哲学:金钱与生命。
王石说:“其实,钱只要够花就行了,我现在月薪3万多,基本够花了。为了应对将来的不时之需,很多人选择拼命挣钱,而我选择买意外险。买意外险,就是用钱买来了耗费在挣钱上的时间,宁愿用金钱买时间,切勿用生命去换取金钱。”王石看出了“用生命换取金钱”这种“虚假的意义”,“人生有限,我只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一位中国香港富豪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睡前吃一只乳鸽,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王石说:“我人生的原则包括:正直、不贪婪,还有就是反对盲目的利他主义。”
和王石一起登过山的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对记者说:“他就是那样一言不发地走,你可能一口气把他拉下一段距离,但到最后,他还是走在你前头。”王石的原则同他的韧性不无关系掌握生命节奏的王石
商场如战场,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在这其中,你愿意自己是一只狼还是一只兔子?王石说:“我选择做一只兔子,一只随时受到威胁但欢蹦乱跳的兔子,一只不断奔跑向前的兔子。”
他感慨说道,同学们和他相比,已经足够幸运,大多数人能在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但他表示,除了技术类专业外,大学就是来学会学习方法的地方。当过兵,做过工人,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走进大学的王石遇到了自己压根不喜欢的专业,大学3年,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潜心学习外语和政治经济学。1983年,偶然也是必然,他踏进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帮他完成第一步的跨越。20年后,回顾过去,王石说,纵观80年代的一些风云人物,至今能继续傲立潮头的寥寥无几。耐得寂寞,把握人生节奏,有张有弛的做,成功就是在下次大潮来临之时你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