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沈南鹏出生于浙江海宁,在他的记忆中,家乡“是一个非常漂亮和安静的小镇,”国学大师王国维和武侠文豪金庸都诞生于此。7岁之前,他都生活在这里。
童年的沈南鹏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与一般孩童相比,他似乎缺少了少年时期的玩耍和轻松,除了上学就是少年宫参加数学培训班。他也在数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在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海外赛区也得过奖。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那是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好学生沈南鹏的选择也遵循了那个年代的最佳选择。中学毕业,他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他的理想就是完成交大的学业后,出国攻读博士,成为一个数学家。在当时,这近乎是名牌大学里好学生的最佳选择。1989年,他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那一年的7月15日,沈南鹏抵达了纽约。之所以选择哥伦比亚大学,是因为在所有他申请过的大学里,这所位于曼哈顿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的大学给了他最高的奖学金。
沈南鹏的好友余华告诉记者,沈南鹏在哥伦比亚数学系的成绩也不错,只不过他发现,他比他的同学花费更多的时间才得到一个稍微高一些的成绩,于是他很快就知道自己没有数学的天分,陷入自我怀疑中。回顾那段经历,他对自己的好朋友余华说,“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把熟练当成了天才”。
那段时间里,在纽约,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故事让很多留学生受到了刺激。这个中国学生从运筹系博士攻读中退出来,却进入了华尔街最好的一家公司。这个故事让沈南鹏醍醐灌顶,他意识到华尔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又过了一年时间,犹豫了很久的沈南鹏下定决心离开哥伦比亚大学,他退了学,去了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准备到耶鲁大学去读商学院,以便朝华尔街的方向前行半步。
两年后,沈南鹏又回到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纽约。这次他多了一个筹码,一个MBA的学位。此外,他似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没炒股,没大公司工作经验,也没有创业经历,在读MBA之前甚至没读过《华尔街日报》。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他应聘过十几家公司,都失败了。
但通过那道神奇的计算题,他却最终叩开了花旗的门。在花旗这样的公司里,每向上走一步都艰难无比。而当沈南鹏努力向上走的时候,大洋彼岸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1990年年底,当沈南鹏进入耶鲁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随后的第二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的证券市场形成。这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在牛市的疯狂和熊市的惨淡中趋于成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夜之间,沈南鹏成为了一个热门人选。“你有一个最好的学历,耶鲁大学毕业,你又在华尔街工作了两年,你又是上海人,这几乎是一份完美的简历,所以,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来找你,”他说。
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在离开中国5年后,沈南鹏这个“海龟”回到了香港。这一次他并没有代表花旗,而是在千挑万选后接受了雷曼兄弟的邀请……此后,他在香港投行打拼了8年。
厌恶风险的人
当互联网、硅谷、纳斯达克、网景等开始温暖知识青年梦想的时候,沈南鹏再次转换轨道,他开始关心和研究各种互联网商业模型。这一次,他又踩准了点。
他告别了优厚的薪水、令人羡慕的职位。1999年,携程创立之初,沈南鹏出资60万,占股40%,另外两个股东梁建章和季琦共占40%股份,加上后来的范敏,团队共有4人。这4人,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熟悉沈南鹏的人说,他是一个天生厌恶风险的人,对于自己完全不掌控的事情,他抱有天生的警觉,这从携程的创业团队便可窥一斑。喜欢打比方的范敏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说,携程就像一栋在建的楼房,有激情的季琦,能疏通关系,就是去拿批文,搞来土地的人;沈南鹏精于融资和策略,他是去找钱和建立合作关系的人;梁建章懂IT,能发掘业务模式,他就去打桩,定出框架;而范敏自己就是搅拌的水泥和黄沙,制成混凝土填充框架的人。
尽管如此,对于这次创业,沈南鹏也做好了“艰苦”的准备,他甚至准备好了“退路”,“如果几年做不成,就再回投行工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