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1842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硅谷创业初体验
“我感觉我的人生从那时开始变得顺利,一直顺利到现在。”朱敏认为,留学之后,他的人生才真正发生了改变。“我以前做过7年农民,30岁才开始学英语,当时儿子都已经好几岁了。为什么那个时候还要改变人生呢?因为梦想。”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不过“创业”的念头开始闯入朱敏脑海是在他到美国后的第三年——1986年。
这年,朱敏还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他帮一个做ERP产品的公司做技术顾问。这份工作给朱敏最大的收获是,让他看到了前30多年在中国从未见识过的企业生命轮回方式。
“当时那家小公司被美国一家大公司收购。后者是美国ERP市场上近于垄断者的一个角色,不断有员工从这家大公司里跳槽出来,推出功能类似、价格更便宜的产品,然后这家大公司再把它们悉数收购。”
“要是我也做一个公司卖给它,岂不是很好?”朱敏第一次开始有了创业的冲动,此时他已经38岁。
但是当朱敏立志创业时,却发现硅谷尤其是VC的门对他这样一个来自中国内地、又年届40岁的中年人是紧闭的。“中国概念”在硅谷受到看重甚至追捧,那是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挫折。1991年,Future labs成立,这是第一家真正与朱敏血脉相连的企业,也是全球最早开始做多点式资料协同处理软件的公司之一。
又一个5年之后,朱敏选择将Future Labs以1300万美元卖给了另一家公司Quarterdeck。第一次实现了10年前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