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6503字,分4页,当前第3页,快速翻页:
|
至于这次创业无疾而终,算不了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郑渊洁觉得也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和状态不适合创业:“其实我也很矛盾。你说我有商业头脑吧,但实际上我又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一定要简单才行,千万别麻烦,头绪别太多。还有就是,我可能是一个有够(容易满足)的人,不想弄得特那什么。”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这也是好事。“实际上我越来越觉得我的方针是对的。我一开始玩命奋斗,获得财务自由之后我就到此为止了,我有够,我知道你弄大以后肯定有你顾不着的时候。”
这次以邓小平南巡为背景的创业热潮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现在,郑渊洁必须面对儿子郑亚旗积极投入的又一次创业运动。
“儿子开发老爸”
当只有小学学历的郑亚旗从一家报社的技术部辞职时,他跟同事有一段有趣的对话:“我要做一本杂志,《皮皮鲁画册》。”“皮皮鲁?那是不是要拿到郑渊洁的授权啊?”“我已经拿到了。”“太牛了,郑渊洁的授权都能拿到。”“因为他是我爸。”
郑渊洁把自己的文字作品、影视版权、作文讲堂、电视节目、演讲全部交给郑亚旗去运作,儿子成了他的经纪人。这一方面是血浓于水的信任,一方面又是当爹的对儿子的迁就。
“其实我对改编漫画动画这件事一直都挺抗拒。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舒克贝塔历险记》,就给了我160块钱。后来我问苏童,张艺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你多少钱?他说3000。所以我觉得对于作家来讲,书的收入还是最厉害的。”
后来一直有韩国、美国的人找他,想购买他的作品影视改编版权,他一直没有同意。郑亚旗曾经笑他“难道美钞是伪钞?”他一直扛到2005年和2006年,儿子出面做了《皮皮鲁画册》和大灰狼实业有限公司。(父子的经常冲突之一就是有时郑亚旗说郑渊洁写得不行,没有画面感,毙他稿子,“这么多年没人毙我稿子”。)
“其实就算现在,我对影视这个事情也不迫切。影视拍了以后,书肯定就买得更好了,然后盗版就更多了。你看到盗版就更生气了,其实还不如影响没那么大——影响没那么大,盗版就没那么多。我不知道我因为盗版损失了多少钱,肯定比正版的多。有时候偶尔饭桌上遇见当年的个体书商,他说当年因为印我的书,都住上别墅开上车了。”
可是儿子感兴趣的事情,“当爸的总得支持”。办皮皮鲁讲堂的时候,郑渊洁本来打算找熟人,每到周末租一个小学教室用用算了,可郑亚旗不同意,他说:“你郑渊洁讲课就得要最豪华的环境。”他建议租现代城的房子,郑渊洁感叹说“那多贵啊”。郑亚旗又跟他分析一通:带孩子来上课的95%都是妈妈,这里交通方便,地铁就在底下,有充足的停车位,还有购物场所。而且以后你找你的名人朋友来讲座,不能是在胡同旮旯的小学里吧。
郑渊洁现在觉得儿子的决策是对的,可他又想,儿子怎么这么愿意为别人着想啊?这样的性格适合做商人吗?(郑亚旗从16岁就开始炒股。)
“他可能更喜欢这个过程。他有商业天分,但是他不是那么死乞白赖要挣钱。他挣了一块钱会给人家拿回去四毛,这个挺奇怪的。因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经济状况很好的家庭。另外,18岁以前他没有单独出去的机会,我们都跟着,所以他就对钱没有什么感觉。”
可能他是对的:儿子对“钱”没感觉,因为他从不缺钱。可是郑亚旗是否对“成功”也没感觉呢——当他面对一个功成名就的父亲的时候?郑亚旗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问了对方一个问题,把人家给问住了:“你觉得商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太善良了能不能当好商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