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操作,“从设计、画图到打版、裁剪,这些步骤往往需要重复多次,面料的定织定染一般要提前三个月预订。”董路说,服装制作完毕后,还要运到各个分库、送至各家店面,“所以我们看到的时装发布会总是提前两个季度举行。”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此外,即使某种款型的衣服再受欢迎,其出货量往往也只能过到80%,总会有几个号码很难找到适合他的主人。因此,在董路看来,传统的服装产业模式在原材料、物流、人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浪费,而他要创立的新公司就一定要避免这些问题。
曾在高盛IT部供职的董路一直很欣赏戴尔后直销模式:在网络管理系统的控制下,由供应商组成的配件供应中心以及被称为“细胞”的生产单元实现了信息传递、配件组织和生产过程的高效配合,最终保证根据客户需要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定制。
董路决定将这个模式套用于自己的新公司。首先,他将产品种类锁定在商务男士衬衫上,长期的金额生活经历让董路一直对高品质着装非常在意,回国后,他发现国内的衬衫大多设计单调、质量偏低,而国际品牌的衬衫款式新颖、做工考究,但价格又偏高,而Beyond Tailors则将高品质与时尚相结合,价格又相对适中。
戴尔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是:部件的标准化。Beyond Tailors也不例外。“我把衬衫分解成三块:领子,身形和袖口。”通过ERP系统,制衣厂在接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后就可以即时开工。而布料和纽扣等关键原材料,则是董路亲自到香港采购的。
对于合作的制衣厂,董路给出了三个标准:首先是质量过硬;其次是距离北京近;第三是愿意灵活地重组流程。这三条为Beyond Tailors衬衫高品质以及实现快速定制提供了保障。
在与制衣厂的合作中,董路也经历了许久的磨合,习惯奉行“差不多”原则的制衣厂,最初总与董路的要求有所偏差,现在Beyond Tailors与3-4家制衣厂保持着合作关系,但董路还在寻找与他有共同理念,能结成更稳定同盟关系的合作伙伴,“最重要的,就是志同道合”。
实际上,Beyond Tailors的用户不仅可以从网上直接订购产品,还可以享受上门的免费服务。“我们不仅给客户量体,还会根据客户的体型、职业、性格,同时针对他已有的衣服,建议选购什么样的衬衫。”董路说,严格意义上讲,他们提供的这种服务是“私人衣着顾问”。
曾经的设计师之梦
Beyond Tailors现有的衬衫版型都是董路自己设计的,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在留学日本之前,董路曾学过一年的服装设计。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中学时,董路更大胆地为自己量体裁衣,其所在中学的校服也是他一手设计的。“时有一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感觉,梦想着有朝一日到米兰,巴黎这些服装之都当设计师。”
高中毕业后,董路考上了一所北京市属的普通大学学习服装设计,然而从迈进大学校门那一刻开始,董路却感到设计师的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了,那所学校附近,就是京棉一、二、三厂,学生毕业后,大多被分到这些国有企业做设计员。
大一时,董路与大四的师兄共同做了一个关于北京市服装市场的调查,这更让他认清了现实和梦想的差距。
在一家欧洲的高档品牌专卖店里,值班的意大利经理向前来做调查的董路问道,“你知道什么是市场吗?”“你知道一件衣服是怎么定价的?”“消费者需求是什么?”一连串的提问,让董路一脸茫然。调查结束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服装设计是一回事,做服装生意则是另外一回事。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对做生意产生了兴趣。”在当时国内的环境下,设计师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于是,董路做出了退学的决定,并开始做起了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