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1464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90年代后期
簋街与三里屯的交相呼应
越夜越火的东直门簋街是当年那些“夜猫子”们深夜饕餮的地方。流行菜品不断推陈出新,从麻辣小龙虾到馋嘴蛙,再到如今吸引大量回头客的烤鱼,24小时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一些老食客都这么形容当年簋街最兴盛时的情景:“人人皆啖小龙虾,夜夜欢歌到凌晨”。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除此之外,从1999年开始,三里屯酒吧街开始火爆起来。在那个网络盛行的年代,更多的信息被传到网上,更多的人开始喜欢酒吧生活——每个周末到三里屯看演出,喝克罗娜成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三里屯也成了夜生活的代名词,虽然那时已经出现了黑吧。在海淀区,橡树、嚎叫、开心乐园、莱茵河声场,就像是“新东方”的一教、二教、三教和四教,只要有“课程”安排,必定满员。千禧年前后,很多豪华“教室”落脚于东城区和朝阳区。
21世纪
被“非典”改变的夜店格局
从2002年开始,后海的酒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当时还有一句俗话:“农民才去三里屯,文化人都去后海。”也是在这一年,大型迪吧再度流行,MIX、VICS、BANANA都备受欢迎。Suzie Wong、Babyface、唐会、Cargo、美丽会等等日渐火爆。当然,在三里屯南街、五道口、南锣鼓巷也还有很多不错的夜店——有特点,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