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星期英国财政大臣达令公布今年的预算。钱,又成了时下最热的字眼。在金融风暴、信贷紧缩、经济萧条的冲击下,每个人都在审视自己的理财方式。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粗粗一看,90后好像不用过分担惊受怕。因为,他们没有按揭贷款的压力、不用应付煤气水电费、不用担心下岗、也不负责购买柴米油盐。
再说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用得着发愁吗?
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但是,90后正处于自立的边缘,而钱,可以说是实现自立的基本前提之一。不管是离开父母去上大学,还是进入就业市场,90后不久就会都面临越来越多的理财责任。
从长远看,要不了几年,90后就会成为英国社会消费的生力军,成为房产市场的新鲜血液,甚至是金融城中的经理。他们的消费观念、理财能力,对未来英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影响深远。
但是,现在的英国青少年,透支几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我接触过的90后,花完了零用钱或是打工挣来的工资之后,最常提的一个问题是,“钱都跑哪去了?”没有信用卡,只能向爸妈银行伸手、伸手、再伸手。
去年,理财公司AXA对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所作的调查显示,44%的人对成年激动不已,表示一满18岁,立刻就会申请信用卡;另外18%的人则计划马上从银行申请贷款;还有将近20%的人很悲观,预测自己那时候肯定会继续透支!(英国人年满18岁才可以申请信用卡和商家的购物卡)。
AXA还搞了另外一项试验。他们请20名青少年和父母对换角色,由孩子来掌握家庭一星期248.40英镑(英国家庭的平均支出)的预算。结果呢?好多孩子屡次给自己买奢侈品,70%没坚持到周末就把预算花了个精光。平均下来,每周支出299.45英镑,超支20%。最多的一个人一星期花了将近600英镑!
 |
|
好多孩子屡次给自己买奢侈品 |
参加试验的一个孩子说,“理财,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我可能永远都得和父母住在一起!要是现在就让我独立生活,我可应付不了!”
列入教学大纲?
有教育工作者认为,为了避免英国下一代重蹈父母覆辙、陷入负债的深谷,中小学有责任立刻加强理财教育。
从去年9月起,英国中学“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科目已经开始把“经济管理与金融能力”(Economic well being and financial capabilities)包括进去,目的是要让青少年“成长为善于提问、明智的消费者,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