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标准化的确有高明之处,在于让企业变成了精密运转的机器,个人不过是个小螺丝。不要以为你很重要,没了谁公司都转。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联想挖了DELL的不少高管。一时间国内众多淫媒纷纷自慰,无数FQ公开手淫,仿佛DELL马上要垮了。但是没见DELL有什么反映,说白了人家无所谓吗。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但是你想想,如果DELL挖了联想的杨柳两位老总,估计舆论哗然恐怕HW都坐不住了。中国人历来就是片面的把一些人捧成英雄,然后少数人掌握大量资源从而彻底阻止了天才的产生。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的老谋子,他前期确实拍了一些好片但是用的着把他捧到现在的高度?单说上届奥运闭幕式上那一曲大腿舞,可以说是在全世界面前出尽洋相,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中国女人的大腿很美?老外很好色?
不过什么东西都有中国特色。简单的例子,某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制造商,我不说你也知道。他们在招人的时候比较喜欢找五六个候选人,去设计一个动物园。老外能这个题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像选一些组织领导沟通团队能力强的人。但是据我观察,很多个性张扬能力不错的人统统被干掉。后来HR美眉偷偷告诉我,说那样的人进公司一般进公司不把HR放在眼里,因此。。。。。我只像说一个字:日。
外企的培训普遍较好,不像某些人的公司,有点市民垃圾信息偷偷藏着,生怕工程师学会了。一般如果你进入正规的外企,公司都会根据的你的职业特点做一个培训规划,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更有一些牛公司送你到欧美培训,那个爽啊。因此如果你在外企呆几年,可能比你在国企待一生学的都多;以后你也不害怕找不到工作。不要被现在一些垄断国企迷惑,说不准你那一天就成了新一匹下岗工人(个人观点,请选择接受。)我觉得在中国,学到一身本领比啥都都好,如果你有能力就不怕下岗,外企给你提供的职位多的是。
欧美企业四:GO,GO,GO.我们一起去外企
也许你以为外企人员一定很稳定,那就大错特错了。外企流传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谁是你的同事。今天你的上司是DAVID明天可能就是TONY,今天你的隔壁是某某张,明天可能就是某某李。为什么流动率这么高,问题在哪里,我来分析一下吧。
一:中国目前确实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加上每年大量的外企向中国转移,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急速膨胀。我新加坡同事告诉我,新加坡发展最快的时候,人才极度稀缺。HR四处出击,他说那时候接到HR的电话马上就是反问:我现在收入是几多,你们能给我几多,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用谈了。HR则是求着说,没有关系的,你先来看看我们公司的感受一下一切都好谈的。
二:目前中国人心普遍浮躁。譬如说你在A公司每月四K干的很好,突然某天B公司说给你八K,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挡住诱惑。同样你在B公司干了两年,突然某猎头找到你说C公司愿意给你十六K,当然也没有多少人不偷吃禁果。
三:中国人的虚荣心。比如原本王同事跟你工资一样,突然有一天他告诉你他找到一份比现在高一倍工资的工作。原本心平气和的你突然不平衡了,凭什么他能找到好工作我就不能。唉,怎么说呢。
在外企人人对离职都已习惯,如果你辞职了别人第一反映:不错找到好工作了,去哪个好公司介绍一下啊。我第一份工作在国有企业,工资一千据说在当地属于不错的收入。但在工厂无所事事三个月后,加上感觉工资不高自己无法生存,毅然决定辞职。无数诧异眼神看着我,仿佛我是火星人。“小伙子不要好高骛远,你看我们都干了一辈子还不是一样。”“我们领导还是很有能力的,只要有他在我们就不愁没饭吃,要考虑好啊。”
就那一点工资也要我干一辈子,我上大学每年一两万的花费猴年马月能收回,估计要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该公司到处悬挂着厂长狗屁不通的语录,可笑的是无数人还觉得领导的语录很高明。
我背着包带着证件直奔深圳,在人才市场附近十元店住了两个晚上。周一去深圳人才大市场,那个场面火爆啊。看到一个介绍还不错的公司,怯生生的递上我的简历。面试官是个面像不错的中年人笑问:“你对工资有什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