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1459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在全球化的今天,要了解一个真正的世界,就不能抱着封闭的心态,以自己的宗教文化和传统视角去衡量别人的习俗、文化、社会、宗教,若能做到这点,社会就和谐了,世界也就太平了。比如洋人喜欢西方古典交响乐和搖滚乐,中国人则喜欢京剧和华乐;老一辈的华人喜欢文艺歌曲,年轻人却喜欢流行音乐;华人喜欢熟吃,日本人喜欢生吃;华人喜欢吃煮过的蔬菜,洋人喜欢吃生菜,道理是一样的。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一个“包容的智慧”时代
全球化已经让我们开始走进一个“包容的智慧”时代,隨着航空科技的突飞猛进,手机、互联网的出现,世界开始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如果你借用高科技,一下子就能让自己进入“全球化”,也能一下子就让自己进入加勒比海群島的天体会沙滩。当然,全球化不会因为你、我、他的不喜欢而停顿下来,也不会因为人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的不同而缓慢下来。
许多不同国家的社会经历和经验教导我们,不一定要从自己的错误中获得经验,才能学习和了解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他人的故事,尊重他人的行为、为他人在当时的处境着想,就可以避免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民族思想、民族感情和原有价值观的冲击,那心理上也就好受多了。中国人也没有必要为了章子怡的日光浴照片或巩俐加入新加坡国籍的事件,有着这么强烈的民族情绪了。
巩俐和章子怡为了走进国际舞台,也将走向他们自己全球化的“多元国籍”,这并不表示她们不爱中国或新加坡,因为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变小了,也把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它也已经比我早期提议的“双重国籍”思维更加进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