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767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1994年的《东邪西毒 》是不少人接触王家卫的开始,他们当时脑海中或许还没有电影大师的概念,就被王家卫先于所有人的那种“具有哲学意味的神神叨叨气质”给唬住了。原因无他,大抵就是我们当时还对神神叨叨和哲学意味拥有着非常强烈的神秘感,对一切朦胧的,简约的,壮阔荒凉的意象拥有向往,然后这个金庸小说的变奏电影就成为了一代经典。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人心中都有活在未来的某种超前感,甚至都没有人非要纠缠于想要看一看大师墨镜下面是双什么样的眼睛,而重新剪辑过的电影依然是那个套路那种氛围,难免显得过气,起码会感觉很奇怪。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不过终极版的《东邪西毒》能在影院上映,主打的目标观众无疑是那些死忠粉丝。其实这样在许多人心中留有情结的电影已无法用好看或不好看这样的评价体系去形容,重要的是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地走进影院,看完,飙下热泪,自此走出青春期的过程。要让看过的人评价,结局大概是越对原版有情结就越不接受现在这个版本,因为当时的水墨画变成了浓烈的油画,少年时对“江湖”的概念一下子被改变,心头觉得接受不了也是必然。不过这或许恰恰是个隐喻,少年时生活贫乏无趣,会对萧瑟的意象有同感,现在人渐凋零时却表面纷呈,会对这多彩的影像萌生叛逆么?音乐方面也柔和许多,或许也印证着内心节奏从少年凌厉到中年平缓的变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