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寨帮"的集体狂欢之中,是市场秩序的混乱,而山寨一旦成为一种"
文化"后,还混淆了国人的价值观,好与坏、真与假的界线变得模糊了。
2008年,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近日,有人在博客中说,“山寨
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讽刺”。对此,马上就有“山寨帮”反对,“山寨文化怎么就泛滥了?如何就丢人了”?
山寨加上“文化”这一后缀后,“山寨帮”就有了说话的底气。我只是想问,怎么不见“山寨帮”去追捧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呢?山寨药怎么不买呢?山寨鸡蛋怎么不吃呢?因为用了这些山寨产品后,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山寨服装价格便宜,山寨手机比真的更花哨,这些对自己都没什么害处。由此可见,“山寨帮”对山寨文化的追捧在于其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利的就成为时尚风标,成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