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3517字,分3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有点黄创作上的乏力
说《非诚勿扰》有点黄,不是说片中有所谓的激情戏,这一点,片中倒是很干净。相对于冯小刚以往的电影,《非诚勿扰》中带有性暗示或直接表达性的台词,却大面积地出现了。片中葛优扮演的秦奋与诸多征婚者见面时,相当多的台词都有性的影射,不管是把男人比成股票,还是葛优与车晓那段“那事儿”只能“一年一次”,台词中性暗示的频频出现,让人感觉有点不适应。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这种所谓有点黄的台词的大面积出现,实际体现了创作上的乏力。看完电影后有人说,《非诚勿扰》的台词,比起之前冯小刚和刘震云一起做出来的台词,还是有差距。《非诚勿扰》是冯小刚编剧、导演的作品,冯小刚也是美工出身、编剧出名,但《非诚勿扰》的台词,比起之前刘震云参与的《手机》,以及冯小刚自己参与编剧的《天下无贼》,都有不少差距。
台词有点黄,是否预示着导演、编剧冯小刚的中年危机?应该说,冯小刚的中年心境,在片中已经显露无遗。首先,主角葛优经常被征婚者问:“您有50了吧?”葛优不得不解释,“才40多。”葛优扮演的秦奋在教堂忏悔的一段,实际是导演中年心境的重要表现,秦奋把自己从幼儿园做过的坏事都讲出来了,一下子讲了一天,其中还提到了葛优经纪人张奎的名字。这段内容把观众逗笑了,但这个内容和观众还是有点隔阂,导演个人情绪表达的因素多一些。秦奋的朋友邬桑驾车唱日本歌流泪的场景,也是这种心境的表现。
有点忧伤寄托冯导的感情
冯小刚选择了舒淇,他就选择了《非诚勿扰》的基本格调——忧伤。舒淇这个在无数文艺片中出现的气质美女,让《非诚勿扰》多了一些幽幽的芳草香味道,有点宁静,有点忧伤。
发行方为《非诚勿扰》的定位是喜剧/爱情电影,看完电影,你才能体会到,《非诚勿扰》还是爱情片的成分多一些。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冯小刚的喜剧电影,认为冯小刚的作品必定是喜剧。从《非诚勿扰》看,冯小刚其实是一个很懂女人情感的忧伤男人。我们把葛优的种种约会看成冯小刚小品式的喜剧展示,其实这中间有着冯小刚对女人、婚姻、爱情的看法,股票女把男人看成股票,卖坟墓者以征婚的名义推销坟墓,种种话语间,女人把爱情物化的情绪屡有展示,从一个男性导演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无奈与忧伤。舒淇扮演的角色是忧伤男人冯小刚的“温柔乡”,这个女人那么注重爱情,不注重物化的东西。
片中秦奋的朋友邬桑送走秦奋后驾车离去,电影居然给了长达3分钟的时间去展示邬桑的远去,以及邬桑唱日本歌、莫名流泪的场景,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仔细回味一下才能了解,冯小刚其实在这个男人身上寄托了自己更多的孤独与忧伤。面对秦奋梦境一般的状态,其实邬桑有更多艳羡的复杂心情。那个邬桑其实就是冯小刚,他在感叹人生与爱情。这个一直用喜剧为观众奉献欢笑的导演,其实在《非诚勿扰》中任性了一把,表达了些许个人化的情绪。
虽然还没不惑,但已经是三张开外的岁数,套用秦奋的征婚启事,感觉也是说出了我们这些大龄青年的心里话,“你要是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你要是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硕士学历以上的免谈。您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没期待您长得跟画报封面一样看一眼就魂飞魄散。外表时尚,内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要是多少还有点婉约那就更靠谱了。心眼别太多,岁数别太小。
性格OPEN,人品五五开,不算老实人,但天生胆小,命中注定想学坏都当不了大坏蛋。总体而言基本上还是属于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 ”这是电影中的,但我怎么看都觉得和自己的心理需求是那么的贴切,要不说冯小刚够狠呢?一开头就把我的心给揪住了,不过也得说着世道乱,都是被逼的。
为什么标题看上去很文艺,一开始就没正经呢,我这也是学电影,前半部分如果你想笑别忍着,说白了就是为了不亏待你付出的票价,几十元笑一笑,我觉得挺划算,所以写评论也得这样,看着闹心可不好,一宿睡不好觉,万一在勾起什么陈年旧情,是挺不厚道的,所以我先让你乐,小刚是演艺界的愤青这话没错,什么都敢说,大碗领教了,就连当年碰都不敢碰的中年危机,也在一声叹息中做了了断,谁知中国电影中道崩殂,就冒出了大片这一恶势力,之后三部作品我都不感兴趣,憋了几年,所有的火都撒在非诚勿扰里了,什么台湾问题,美国大选,风险投资,金融危机,股票熊市,能搞得都搞了,一点没留口德,所以有些人还得接的住,别生小刚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