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你说我的阵法过时。那,你认为怎样才算不过时呢?”
诸葛亮(不慌不忙):“用得合时,就不过时了。”
都督府内,周瑜:“我以为诸葛先生满腹经纶,只关心国家大事,想不到竟然懂得给马接生!” 汇男网 www.dddbb.com 汇男网 www.dddbb.com
诸葛亮:“我以为都督大人治国练军,只熟悉兵马战阵,想不到竟然连一个音调错了也听得出来。”
周瑜:“哈,我只不过是一介武夫。”
诸葛亮:“我不就是一个乡下人?!”
剧情 经典段落似是而非
《赤壁》故事取材于“三国”,这点毋庸置疑,但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如“群英会”、“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会在影片中呈现多少?综观《赤壁》剧本全文,记者发现这些故事都将在影片中出现,不过吴宇森都加上了自己的改动。
借箭 群英会二计合一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和“群英会瑜赚蒋干”是两个独立的故事。前者是心胸狭窄的周瑜为了给诸葛亮小鞋穿而故意布下的难题;后者是周瑜利用曹操派来招降自己的旧友蒋干传递假消息,使出离间计,让曹操杀了东吴投降过去的水军首领蔡瑁、张允。
《赤壁》剧本中,“草船借箭”和“群英会瑜赚蒋干”却是周瑜和诸葛亮联手使出的“连环计”。东吴群臣要求诸葛亮在10天内造出10万支箭,否则军法处置。诸葛亮欣然应允,还提议将时限改为3天。
在草船借箭的头一天晚上,蒋干奉曹操之命来劝降周瑜。周瑜大醉,与蒋干同榻。夜里诸葛亮鬼鬼祟祟在帐外求见周瑜,称难以按期交出10万支箭,周瑜让他安心,称明天对岸的朋友会帮他拿到10万支箭。将这一切都听到耳里的蒋干在周瑜“睡”后偷看他的信函,发现原来是蔡瑁、张允的请降书,于是连夜盗回曹营。第二天江上大雾,诸葛亮偕鲁肃草船借箭10万余支,泊岸时故意放走一艘插满箭的草船,让它漂到对岸曹营作为蔡张二人通敌“罪证”,曹操果然中计,杀了二人。
借东风变成“猜东风”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七星坛上借东风都是脍炙人口的段落。到了电影《赤壁》里,这些段落都被精简或删除了。
《赤壁》里的诸葛亮初次拜见孙权时,并没有跟东吴的朝臣雄辩滔滔,自始至终都是在激怒孙权。经过他的一番又激又捧,孙权终于答应联手抗曹,但立时遭到群臣的反对,孙权也陷入犹豫。诸葛亮没有再与群臣争辩,而是退出朝堂,请鲁肃带他去见周瑜。此后,诸葛亮主要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周瑜。两人惺惺相惜,诸葛亮从周瑜的琴声中就听出了他誓与曹军决一死战的决心。最后还是周瑜带着孙权一边打虎一边讲道理,加上孙尚香的帮腔,才促使优柔寡断的孙权作出联刘抗曹的决定。
火烧赤壁需要当晚刮起东南风,时值隆冬,东风难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在七星坛上装神弄鬼一番,就借到了东风。《赤壁》里的诸葛亮没有那么神,他坦白地告诉周瑜和鲁肃,他根据经验推断出当天会起东南风,至于是早上起还是晚上起就不知道了。出兵时机全是靠猜,不过也猜对了,加上小乔成功拖住了曹操,孙刘联军终于完成火烧赤壁的壮举。
细节白鸽+“越狱”
《赤壁》剧本的很多细节都十分有趣,其中既有放白鸽的吴宇森电影经典场面,也有反映诸葛亮农夫本性为母马接生的戏。
曹操非礼小乔
《赤壁》剧本中只有两场激情戏,分别发生在小乔和周瑜以及小乔和曹操之间。
周瑜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抵抗曹操,回到家中却忘了解下佩剑,还无意中说起了结盟的事情。周瑜本以为小乔会生气,只好苦笑着解释:“对不起,这场战争关乎许多老百姓的安危,我们的尊严……我没有选择。”没想到小乔却十分体贴,不仅表示一定要留在前线,还送了个龙凤同心结给周瑜。一句“周郎,你知道吗?最好的结是解不开的。”拉开了第一场激情戏的序幕。
|